和潘倅通甫游狼山寺三首(其三)

谯门南向是狼山,车马朝行意思宽。

风散落花红糁糁,日随飞盖翠团团。

望穷沧海尘寰小,坐逼空岩昼景寒。

三伏生秋有馀地,无人画与雍州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览狼山寺的生动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和谐交融。

首先,“谯门南向是狼山,车马朝行意思宽。”开篇点明了游览的地点——狼山,以及游览的时间——早晨。谯门作为古代城门的象征,暗示着旅程的开始,而“车马朝行”则描绘出一幅清晨出行的热闹景象,预示着一天美好的旅程即将展开。

接着,“风散落花红糁糁,日随飞盖翠团团。”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景象中。春风轻拂,花瓣飘落,如同红色的细沙洒满大地,而阳光随着马车的行驶,映照在翠绿的树丛上,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

“望穷沧海尘寰小,坐逼空岩昼景寒。”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广阔的大海与渺小的人间,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之大与个人之小的深刻感悟。同时,“坐逼空岩昼景寒”一句,通过描绘岩石上的寒冷昼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三伏生秋有馀地,无人画与雍州看。”这两句诗以季节的变化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诗句中的“无人画与雍州看”,似乎在暗示这样的美景难以用言语或画笔完全表达,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行海门

画船轻过绿杨湾,风掠双旗势自翻。

笔吏濡毫写新句,厨人鲙玉荐行樽。

翩翩舞燕随樯影,一一惊鸥破水痕。

按部从容有佳趣,苍烟落日肯销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和金沙道中晚景

海燕飞如织,红花巧胜裁。

春光随水去,野色向人来。

苇薄农家露,林疏古寺开。

扁舟暂跧缩,旷望指层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谢通甫寄交藤方并气术图

仰高诚府日钦钦,翰墨飞光忽见临。

练气指迷先六字,饵丹传诀胜千金。

仁人锡类多推己,尘迹知非早有心。

聊抒小诗酬厚赐,自惭布鼓若为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叔康首夏书怀五首(其一)

催得春归始自安,杜鹃啼血血应乾。

晴林日永午阴重,烟海风多晓气寒。

壮志经时嗟苒苒,苍颜览照愧团团。

公馀且学田家饮,也胜沙场引椟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