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
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
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
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
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音乐和艺术高洁追求的诗句,通过描绘一位操琴者在大自然中抚琴的情景,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开篇即以宏伟的气势展现诗人对宇宙之美的仰望,以及手持白玉琴的雅致情趣。白玉琴在这里不仅是乐器,更是纯净艺术的象征。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这是对音乐之美的独自感慨,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知音,这里的“叹”字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和无奈。
接下来的“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则描绘了世间俗人的浮华与浅薄,他们对美的追求只是一时的兴趣,而非内心真实的感悟。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此句中,诗人以灵凤自喻,它飞翔于高空,不再理会那些低俗的小鸟,这是对自己高洁品格的肯定,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这里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蔑视和不屑一顾,同时也强调了精神追求的价值远大于金钱。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诗人在此提出了对待遇得失的态度,以及对于贫贱富贵、荣誉与耻辱的哲学思考,这些都是命运所赋予,而非个人所能左右。
最后,“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土地劳作和文化传承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将自己的感悟和情怀融入到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探讨了艺术家如何在喧嚣的世俗中坚守个人的艺术追求,以及对待名利得失的超然态度。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悠悠朝兴暮还息,官閒事少门无客。
空山多阴春雨足,饥马萧萧空伏枥。
文章工巧谋愈疏,颜鬓衰迟进无策。
系身五斗尔自为,何用中宵空叹息。
我昔东行花始开,我自东归花半摧。
万红辞林捲风去,坐见锦绣蒙苍苔。
南山朝云鸠逐妇,日暮微雨萧萧来。
一春晴明苦难得,掩蔽风日知谁哉。
亦知春归不可留,有情未忘宁免愁。
平田茫茫芳草合,清洛不断波悠悠。
伤心千里寄双泪,催老此身初白头。
问舍求田未成计,青衫手板对人羞。
骑马出门暮复归,出无所诣归对谁。
妻儿具酒劝我饮,儿稚笑语傍嬉嬉。
人生如此亦可乐,安用轩冕生光辉。
九原可作欲谁与,鹿门庞叟真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