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态自浮轻,犹存冷处盟。
功名随泡影,道义要权衡。
打破片云隔,来分半日清。
且须谋隐事,未问把天擎。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陈著对于世态炎凉的深刻观察和对道义价值的坚守。"世态自浮轻"一句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虚浮,人们过于追求表面的名利。然而,诗人并未随波逐流,而是坚持"犹存冷处盟",在纷扰中保持一份冷静,注重内心的道义原则。
"功名随泡影"形象地比喻了功名如梦幻泡影,转瞬即逝,强调了不应过分执着于世俗的成功。"道义要权衡"则表达了诗人对公正与道德的重视,认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应以道义为准则进行衡量。
"打破片云隔,来分半日清"描绘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困扰,寻求片刻宁静的心境,通过打破心灵上的障碍,分享片刻的清净。最后两句"且须谋隐事,未问把天擎"表明诗人决定专注于隐居生活,不追求权高位重,而是选择默默耕耘,坚守自己的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陈著超脱世俗、坚守道义的人生态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新诗忽相问,知我有如君。
陶令早还里,少游终守坟。
犁锄聊自课,笔砚未全焚。
时放出门步,仰天看过云。
古调难逢钟子期,近交祇数巳公诗。
家风自别閒相似,心事无涯话有时。
草木味中犹著我,荆榛丛里更同谁。
衰年如许会能几,俯仰悠悠云水知。
道义相从自一宗,世人扰扰等鸡虫。
桂坊素袭多文富,橘隐何忧五鬼穷。
宽以平田为日用,笑将逆境付天公。
何时王翰相邻住,樽酒论诗两醉翁。
君家深似武陵源,又出云来旆影翻。
负笈肯忘鄞北里,彯缨长说海东门。
健收风月归谈麈,醉挽河江入酒樽。
回首溪山吾耄矣,笑盟知有几番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