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目废书终日危坐

肺渴常止酒,目昏复捐书。

蒲团坐袖手,一窗宽有馀。

心知世缘薄,分与钟鼎疏。

湛然千仞渊,养此径寸珠。

光明照忧患,何适不自娱。

白云可与友,晴空闲卷舒。

形式: 古风

翻译

常常因肺部干渴而戒酒,眼睛昏花又放下书本。
坐在蒲团上,双手插袖,一扇窗户的空间绰绰有余。
内心明白人世间缘分浅薄,与富贵无缘。
深如千仞深渊的心境,却滋养着这颗微小的珍珠。
光明驱散忧虑,何处不能自我取乐。
白云可以为友,晴空时自由舒卷。

注释

肺渴:形容口渴。
止:停止。
目昏:视力模糊。
捐:放弃。
蒲团:草垫或坐具。
袖手:把手放在袖子里,表示悠闲或无事可做。
宽有馀:宽敞舒适。
世缘薄:人世间缘分浅薄,指与人交往不多。
钟鼎疏:比喻富贵或显赫的地位。
湛然:清澈的样子,这里指心境清明。
径寸珠: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此处可能象征内心深处的智慧。
光明:比喻内心的明亮。
忧患:忧虑和困苦。
白云:象征自由和纯洁。
晴空:晴朗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病目废书终日危坐》,描绘了作者因眼疾无法阅读而停止读书的生活状态。首句“肺渴常止酒,目昏复捐书”表达了诗人因病痛而不得不减少饮酒和阅读,显示出他的无奈与坚韧。接着,“蒲团坐袖手,一窗宽有馀”描绘了他坐在蒲团上,双手空闲,窗外空间显得格外宽敞,暗示内心的平静与寂寥。

诗人感慨“心知世缘薄,分与钟鼎疏”,意识到人世间的缘分浅薄,自己与名利之事渐行渐远。然而,即使在困境中,他依然保持内心的澄明,“湛然千仞渊,养此径寸珠”,将深邃的心境比作千仞深渊,而自己的精神犹如一粒明珠,虽微小却光芒四射。

“光明照忧患,何适不自娱”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心的光明能照亮生活中的困难,使他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找到自我娱乐的方式。最后两句“白云可与友,晴空闲卷舒”,以自然之景表达出诗人与白云为伴,心境如晴空般开阔,自由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病目后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淡然与超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病后小健戏题

行年九十未龙钟,惭愧天公久见容。

醉解病人诗解瘦,不如世世作春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病后作

骨相坐一寒,仕宦经百谪。

晚入文昌省,又坐烦言啧。

诏书复收召,付以大典册。

期年甫奏篇,皇恐亟自劾。

归来稽山下,三食新穫麦。

草屦布裙襦,徒步老阡陌。

今年疾屡作,恍若将归客。

道士言犯土,拜章安舍宅。

巫言神去干,剪纸招魂魄。

把臂忽自悟,此岂屋漏脉。

尽去囊中药,默观鼻端白。

正气徐自还,鬼子何足磔。

形式: 古风

病后往来湖山间戏书

周公居东三食新,夷吾在鲁丘厄陈。

圣贤忧患尚如此,况我本是羁穷人。

今秋危病辄不死,馀业自笑坚顽身。

结茅所幸得佳处,石帆天镜无纤尘。

扪萝峭壁上采药,腰斧长歌行负薪。

寻僧独泛若耶月,携友共采湘湖莼。

蠡亡范金陋勾践,斯颂刻石憎嬴秦。

不如一酹禹祠去,恶衣菲食真吾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病告中遇风雪作长歌排闷

风雪横街不能出,闭户垂帷养衰疾。

黄昏卧听打窗声,聊挽清寒入诗律。

公孙布被久有味,子敬青毡暖无匹。

石鼎闲烹似爪茶,霜皱旋破如拳栗。

蹲鸱足火微点盐,罂粟熬汤旋添蜜。

龙蛇??寒笋束,子母累累丹柿实。

玉狸试说涎已堕,石芥才尝酒如失。

天公付汝亦已厚,饱食长谣抱双膝。

丈夫岂为口腹计,壮志常恐无时毕。

伐胡疏奏端许前,腰领敢辞膏斧锧。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