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乡侯灯夕六首(其一)

老去逢春尚怯寒,牛衣那得傍鳌山。

莫陪画隼行穿市,姑对囊萤坐闭关。

昔听仙韶游帝所,今披宫锦谪尘寰。

溪村可是无风景,几点渔灯照碧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闲适之情的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往昔,抒发了诗人怀旧和超脱世俗的情感。

"老去逢春尚怯寒" 一句,表明诗人在暮年时期,即便遇到了春天,也还是感到一丝寒意,这里的“怯”字用得极好,既形容了气候的凉意,也暗示了一种心理上的冷清。

"牛衣那得傍鳌山" 这句中的“牛衣”,通常指的是牛皮做成的衣物,用以比喻粗糙简陋,这里可能是诗人自谦之词,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逃避的心情。鳌山则是一种传说中巨大的鱼变成的山峰,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遥不可及的事物。

"莫陪画隼行穿市" 这里“画隼”意指美丽的鸟类,诗人不愿与这样的美好同行于尘世的喧嚣之中。"姑对囊萤坐闭关" 则是说诗人宁愿独自一人,在家中观赏着萤火虫的光亮,关闭一切外界干扰。

"昔听仙韶游帝所" 这句表达了诗人过去曾听闻过神仙之乐,游历在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帝所”可能指的是皇宫或天庭,体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今披宫锦谪尘寰" 这句中的“宫锦”,通常是指华丽的丝织品,在这里则用以比喻世间繁华,但诗人却只是轻视这尘世间的一切,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情怀。

"溪村可是无风景" 这一句看似平淡,却透露出一种深意,或许是在说现实中的自然景致已不足以吸引诗人的心思。

"几点渔灯照碧湾" 最后,诗人描绘了渔船上的灯光在碧绿的海湾中闪烁的情景,这种宁静而又孤寂的画面,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和长溪叶潘投赠韵

脯麟炮凤饮鲸吞,肯学寒儒啮菜根。

琴古无阶登舜殿,诗穷作祟客羌村。

可怜书画科俱废,谁谓文章技未尊。

世上金台随处有,吾贫聊复赠君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和竹溪三诗(其二)昌黎与孟简尚书书

纷纷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尝体认来。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骊岫拨残灰。

贤如颜闵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

岁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

形式: 七言律诗

和南塘食荔叹

君欲和诗无匆匆,唱首天下文章公。

今年荔子况倍熟,亭亭锦盖高张空。

猿偷鸦啄牧童采,林间残颗犹殷红。

在昔唐家充岁贡,吟讽何止杜陵翁。

南穷交州西蜀土,快马驮送如飞龙。

绛裳冰肌初照眼,玉环一笑恩光浓。

惟闽以远幸免涴,一颗不到温泉宫。

自从陈紫无真本,皱玉晚出尤称雄。

迩来鸡舌擅瑰玮,赞香誉味万喙同。

麟台仙人亲题品,天为此果开遭逢。

乃知微物似有数,声价亦与时污隆。

列圣俭德被华戎,微如淮白不敢供。

奈何置驿奉私室,安得木铎观民风。

山蹊谷堑日力穷,血肩踠足驰筠笼。

请公移此食荔叹,置在薰风殿阁中。

形式: 古风

和族兄计院二首(其二)

畴昔曾赓殿阁凉,君恩重管旧□□。

□□□□□□诮,贺八惟宜道士装。

社里戴花□□□,□□□□□差彊。

摩挲壁记怀今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