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虞丞相抚蜀

一德如公岂合闲,聊分西面欲忧宽。

不辞论道虚台席,暂假宣威筑将坛。

风教已兴三蜀静,干戈载戢万方安。

归来尚想终霖雨,未许乡人衣锦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品德像公怎么能清闲,姑且分担西部以求忧虑减轻。
不推辞在高台上讨论治国之道,暂时借用威势来修建将坛。
风气教化已经兴起,三蜀之地安宁,战争武器收藏起来,天下四方都安定。
回归后还想继续施行惠政,不希望乡人看到我穿着华丽的衣服归来。

注释

一德如公:高尚的品德如同公正无私的官员。
岂合闲:怎能无所事事。
聊分西面:姑且分担西部地区的事务。
欲忧宽:希望能缓解忧虑。
论道:讨论国家治理的道理。
虚台席:空着高位等待。
宣威:显示威严。
筑将坛:修建将帅的祭坛。
风教已兴:风俗教化已经形成。
三蜀静:三蜀地区平静。
干戈载戢:武器被收起,象征和平。
万方安:各地都安宁。
归来:回归故乡。
终霖雨:长久的恩惠如同持续的雨水。
衣锦看:穿着华丽的衣服给乡人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一德如公)即将前往西方地区赴任,表达了对其临行前的敬意和惜别之情。"岂合闲"暗示对方不应有闲暇时刻,而应当致力于治理国家和安定百姓。"聊分西面欲忧宽"则是诗人对这位官员的关心,希望他在前往西方任职的路上不要太过忧虑。

"不辞论道虚台席"表明这位官员即将踏上的是一条充满挑战和责任之路,他不会因为这些困难而推辞。"暂假宣威筑将坛"则是说他要借助军事力量来巩固边疆,建立坚固的防御工事。

接下来的两句"风教已兴三蜀静,干戈载戢万方安"描绘了这位官员到任后,通过推崇道德教育和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得原本动荡不安的蜀地(今四川一带)变得平静下来,社会秩序得到恢复。

最后两句"归来尚想终霖雨,未许乡人衣锦看"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希望这位官员在完成任务后能够像及时的春雨一样,带给故土和乡亲们滋润与繁荣,但目前还没有到达那一步,所以乡人们尚且不能过分庆幸,以免贪图享乐而忽略了现实的困难。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离去者的敬意和惜别之情,更是对其未来的期望和祝愿。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士人对于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以及他们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39)

赵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宗皇帝挽词(其五)

梦断尧千岁,神游汉五陵。

洛京元在望,禹穴且相仍。

仗卫凄烟合,笳箫冻雨凝。

漫磨千丈石,未是颂中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高宗皇帝挽词(其四)

不谓神仙窟,今时异昔时。

鼎湖龙去远,社首凤来迟。

顾毕三年制,惊闻七月期。

痛心思继代,不忘有声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揖逊光尧德,重华愧有虞。

居然将菲质,正尔绍皇图。

履焘兼君父,文明炤典谟。

大恩浑未报,血泪一时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高宗皇帝挽词(其二)

赤伏兴王业,巍巍四十年。

佛狸方送死,天马合争先。

自厌兵车会,亲提造化权。

此疆并尔界,恩德到渊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