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焦适道寺丞(其一)

学有千箱富,言无一字欺。

脊令慈孝地,兄弟急难诗。

颂美观名士,传家付令儿。

平日磨玷缺,此理上天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学问积累丰厚如千箱财富,说话一字不虚假。
比喻孝顺如脊令鸟,兄弟在困难时互相扶持的诗篇。
赞美有美德的名士,将家族声誉传给下一代。
平时注重修养,弥补不足,这样的道理上天是知晓的。

注释

学:学问。
千箱富:极言积累之多。
欺:欺骗。
脊令:古代一种鸟,以孝顺著名。
慈孝地:形容极尽孝道。
急难诗:在困境中相互支持的诗歌。
名士:有名望的文人。
令儿:指儿子,后代。
磨:磨砺。
玷缺:瑕疵,不足之处。
上天知:指天道公正,自然会看到。

鉴赏

这首诗是王洋在宋朝创作的《挽焦适道寺丞(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学问与品德的重视,以及对家庭美德和教育后辈的关怀。

"学有千箱富,言无一字欺" 表达了作者认为知识如同宝贵的财富,不应有任何虚假之词。这两句强调了诚信和真知的重要性。

"脊令慈孝地,兄弟急难诗" 描述的是家庭伦理中的孝悌之道,以及在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帮助时的紧急关怀之情。这里的“脊令”指的是背负家训,传承家族的教诲。

"颂美观名士,传家付令儿" 表现了对德才兼备之人给予赞美,并将这种美德传承下去,让后代子孙继承这样的品格和智慧。

最后两句 "平日磨玷缺,此理上天知" 暗示着作者相信平时所做的善事或过失,都是被天道所明了。即使人间不易觉察,上天是清楚的。这也反映出古人对于天命、天道有一种敬畏之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美德与学问的强调,以及家庭伦理和教育后辈的重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追求。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程伯禹(其二)

待问盈朝日,群生解褐初。

太常方奏第,儒馆下除书。

出入劳忠荩,襟怀自卷舒。

如何夺公早,不得待悬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挽程伯禹(其一)

盛德师千古,高名满四方。

位登三品贵,身任百夫防。

公在衣冠重,公归远近伤。

哀荣终始事,褒典在徽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留题翠峰

陶朱山下金仙宅,云是当年故相家。

去国岂知传貌象,扁舟端自访烟霞。

平吴霸越功何在,吊古伤今事可嗟。

早是登临饶客泪,几行征雁落寒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留赠太平刘道士

早岁希夷合道真,八年静默已全神。

收还赤子无为境,留得丹霄自在身。

独与老庄谈妙理,不分儒释是殊伦。

有时醉露真消息,流水桃花不误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