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六)

蜀都蕴奇气,古今生英儒。

歌童选何武,狗监献相如。

煌煌直金马,蔼蔼侍玉除。

归入芸香阁,无废五车书。

形式: 古风

翻译

蜀都蕴含着奇异的才气,自古以来这里诞生了许多杰出的学者。
歌童们挑选了何武,而狗监则献上了像司马相如这样的才子。
他们的声名显赫如同金马门,谦逊有礼地侍奉在玉阶两侧。
他们回到藏书丰富的芸香阁,勤奋研读,不废弃任何一本好书。

注释

蜀都:指成都,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奇气:非凡的才气或灵气。
英儒:杰出的学者或才子。
歌童:宫廷中的歌者。
何武:历史上的贤臣,此处借代有才华的人。
狗监:古代官职,负责宫廷犬只,此处可能象征地位较低但有识人之能的人。
相如:司马相如,著名文学家,此处代表才子。
煌煌:光明盛大。
金马:汉代宫门,后成为显赫地位的象征。
蔼蔼:形容众多或和蔼。
玉除:玉阶,皇宫的台阶,象征尊贵。
芸香阁:古代藏书之处,以芸草防虫,寓含学问之香。
五车书:形容书籍极多,常用来比喻学识渊博。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和赞美成都风光的诗。开篇“蜀都蕴奇气,古今生英儒”两句,描绘了成都这座城市蕴含着不凡的文化气息,自古以来就孕育出了众多才智之士,这里既有对成都历史文化底蕴的肯定,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歌童选何武,狗监献相如”两句,则通过古代才子相如和他的爱犬,以及才能出众的乐童何武的形象,强调了成都乃文人聚集之地。这里的意象丰富,不仅展示了成都的繁华,更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辈出的赞赏。

“煌煌直金马,蔼蔼侍玉除”两句,用璀璨的金马和如织布般细致的玉除(一种精美的帷幕)来形容皇家车驾或是高官的威仪,或许暗指诗人对友人的尊崇与期待。

最后,“归入芸香阁, 无废五车书”表达了诗人希望回到充满草木清香的书房,继续其学问和文学创作,不愿有丝毫的懈怠。这里“五车书”指的是儒家经典《易》、《书》、《诗》、《春秋》、《礼记》,代表了广博的学识。

整首诗通过对成都风光与文化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离别和期待继续文学创作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情操和才华。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五)

翔风走尘沙,草树正玄黄。

烟昏路漫漫,日冷云苍苍。

杜公作诗处,武侯近战场。

陈迹勿惊心,俯仰已堪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四)

之子才如冰,不应常负弩。

勿为为贫谋,一意在阿堵。

广都绮縠地,当念珠还浦。

惟廉可立身,勿使嗟供虏。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三)

昔余旅长洲,寄傲碧江潭。

十年客风埃,留滞困周南。

冉冉老将至,兀兀漫穷探。

故人各变化,漂零空自惭。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二)

山河接巴徼,关塞断秦云。

谁为万里侯,节制锦江濆。

彊项毋徇指,曲钩难致君。

勿因朝廷远,俯首俗吏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