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历

年历复年历,卷尽悲且惜。

历日何足悲,但悲年运易。

年年岂无叹,此叹何唧唧。

所叹别此年,永无长庆历。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年又一年,翻过日历满是愁与惜。
日子本身哪值得悲伤,可叹的是岁月易逝。
每年怎能没有感慨,这叹息为何如此微弱细碎。
所叹息的是告别这一年,再无永恒的喜庆日历。

注释

年历:指日历,此处象征时间的流逝。
卷尽:全部翻过,表示时间的结束。
悲且惜:既悲伤又惋惜。
历日:日历上的每一天。
何足悲:哪里值得悲伤。
年运易:年岁的更替变化快。
年年:每年。
岂无:怎能没有。
叹:感慨。
唧唧:形容叹息声细碎。
所叹:所感叹的。
别此年:告别这一年。
长庆历:比喻长久的幸福时光,这里特指像喜庆日历一样的美好延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长庆历》,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光阴似箭、岁月不待人的无奈与悲凉。

“年历复年历,卷尽悲且惜。”这一句通过重叠“年历”二字,以及“卷尽”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日历一页页被撕去的景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于光阴易逝的感慨之情。

“历日何足悲,但悲年运易。”这里,“历日”指的是历日者,即按日计算时间的人,而“年运易”则是说岁月轻易地流失。诗人并不是因为每一天的结束而感到悲伤,而是对于整个一年轻易逝去的无常感到悲哀。

“年年岂无叹,此叹何唧唧。”这一句中,“年年”重复强调了时间的流逝,而“此叹”则是指对岁月易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反问,表达了每当年终岁尾之时,那种叹息是多么的沉重和无奈。

“所叹别此年,永无长庆历。”在这一句中,“所叹”指的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而“别此年”则表明每一个过往之年的不复存在。最后,“永无长庆历”意味着那种美好时光将永远不会再来,故而更加深化了诗人的悲凉情绪。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历的象征性描写,以及对时间易逝的反复强调,传达了一种对于岁月无情、人生短暂的哀叹。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使得整首诗读来既有节拍之美,又不失深远之意。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

天色低澹澹,池光漫油油。

轻舟闲缴绕,不远池上楼。

时物欣外奖,真元随内修。

神恬津藏满,气委支节柔。

众处岂自异,旷怀谁我俦。

风车笼野马,八荒安足游。

开颜陆浑杜,握手灵都周。

持君宝珠赠,顶戴头上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东西道

天皇开四极,便有东西道。

万古阅行人,行人几人老。

顾我倦行者,息阴何不早?

少壮尘事多,那言壮年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乐府古题序.人道短

古道天道长人道短,我道天道短人道长。

天道昼夜回转不曾住,春秋冬夏忙,颠风暴雨电雷狂。

晴被阴暗,月夺日光。往往星宿,日亦堂堂。

天既职性命,道德人自强。尧舜有圣德,天不能遣。

寿命永昌,泥金刻玉。与秦始皇,周公傅说。

何不长宰相,老聃仲尼。何事栖遑,莽卓恭显。

皆数十年富贵,梁冀夫妇。车马煌煌,若此颠倒事。

岂非天道短,岂非人道长。

尧舜留得神圣事,百代天子有典章。

仲尼留得孝顺语,千年万岁父子不敢相灭亡。

殁后千馀载,唐家天子封作文宣王。

老君留得五千字,子孙万万称圣唐。

谥作玄元帝,魂魄坐天堂。

周公周礼二十卷,有能行者知纪纲。

傅说说命三四纸,有能师者称祖宗。

天能夭人命,人使道无穷。

若此神圣事,谁道人道短。

岂非人道长,天能种百草。

莸得十年有气息,蕣才一日芳。

人能拣得丁沈兰蕙,料理百和香。

天解养禽兽,喂虎豹豺狼。

人解和曲糵,充礿祀烝尝。

杜鹃无百作,天遣百鸟哺雏。

不遣哺凤皇,巨蟒寿千岁。

天遣食牛吞象充腹肠,蛟螭与变化。

鬼怪与隐藏,蚊蚋与利觜。

枳棘与锋铓,赖得人道有拣别。

信任天道真茫茫,若此撩乱事。

岂非天道短,赖得人道长。

形式: 乐府曲辞

乐府古题序.夫远征

赵卒四十万,尽为坑中鬼。

赵王未信赵母言,犹点新兵更填死。

填死之兵兵气索,秦强赵破括敌起。

括虽专命起尚轻,何况牵肘之人牵不已。

坑中之鬼妻在营,髽麻戴绖鹅雁鸣。

送夫之妇又行哭,哭声送死非送行。

夫远征,远征不必戍长城,出门便不知死生。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