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夜枫林初下叶,清秋弦月欲生华。

凉凝露草流萤缓,云断西峰大火斜。

藏壑馀生惊逝水,迷津天上惘星槎。

兴亡聚散经心地,高柳萧森隐荻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始夜枫林初下叶”描绘了枫叶在秋夜初降的场景,透露出季节的转换和生命的轮回。次句“清秋弦月欲生华”则写出弦月升起,月光如华,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凉凝露草流萤缓”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意,露水凝结在草叶上,萤火虫缓慢飞舞,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接着,“云断西峰大火斜”中的“大火”指代火星,形象地描绘了西山之巅火星即将落下的景象,增添了时空的纵深感。

“藏壑馀生惊逝水,迷津天上惘星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感到生命如流水般流逝,迷失于茫茫人世,仰望星空,对未知的宇宙充满迷茫。最后,“兴亡聚散经心地,高柳萧森隐荻花”总结全诗,将历史的兴衰变迁和个人的悲欢离合融入眼前高柳、萧瑟的荻花之中,寓言深远,意味深长。

整体来看,王夫之的这首《夜》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元日过子直奕

今日何年复岁朝,晓窗新梦试逍遥。

韶光流转谁消息,春赏殷勤久寂寥。

竹径云深通绿霭,兰芽雨沁透红苗。

高斋奕散前溪路,回望炊烟隔小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故孝廉李一超以怀贞穷愁死不及有嗣息元配林孺人掖咡太孺人于痹病中十四年不舍榻右猝遘危疾临终悲咽以不得躬亲大事为憾啼声未绝而逝余于一超不浅视道路感泣者自逾涯量裁二诗以将哀尤为太孺人悯悼焉(其一)

怀清台上望孤忠,剩水馀山恨尽同。

块肉无留犹赵氏,炊烟不热自梁鸿。

亭亭宝婺邀残月,转转金轮御朔风。

十四年来千种事,凄凉彤管不书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故孝廉李一超以怀贞穷愁死不及有嗣息元配林孺人掖咡太孺人于痹病中十四年不舍榻右猝遘危疾临终悲咽以不得躬亲大事为憾啼声未绝而逝余于一超不浅视道路感泣者自逾涯量裁二诗以将哀尤为太孺人悯悼焉(其二)

从知生死一浮沤,大誓宏深不易酬。

萱草幸留春百岁,桂轮难满月三秋。

鸡声五夜闻遗语,鹤发千梳绾别愁。

犹有寒荠青半亩,留调膏粥侍晨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刘若启为余兄弟排难已招泛虎塘叙其家乘会当六帙帨辰欢宴之下遂允贶室子敔儿

此生相聚太从容,海徙山移梦后逢。

急难情深矰缴缓,根株心许茑萝封。

百年初识团圞相,双径从看偃盖松。

拟煮丹砂回白首,年年吹笛上嵩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