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诀(其五十九)

两处擒来共一炉,一泓真水结真酥。

刀圭滋味吞归腹,浇灌黄芽产玉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道教学者陈楠所作的《金丹诗诀》中的第五十九首,内容涉及道教炼丹术的理论与实践。诗中运用了象征性的语言,描绘了炼制金丹的过程。

“两处擒来共一炉”,形象地描述了在炼丹过程中,需要将两种或多种物质(象征着不同的元素或能量)汇集到一起,通过加热、融合等手段进行处理。“一泓真水结真酥”,则进一步说明了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方法,将纯净的水转化为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如同结成真正的酥油一般,寓意着物质的转化和升华。

“刀圭滋味吞归腹”,这里的“刀圭”指的是古代用于量取极微量药物的器具,此处比喻在炼丹过程中,需要精心控制每一步操作,以获得最佳效果。诗句表达的是将炼制出的精华部分,通过吞服的方式,让其融入体内,达到内丹修炼的目的。

“浇灌黄芽产玉符”,“黄芽”在道教炼丹术中常指初生的丹药,而“玉符”则是象征着神圣的法器或符号。这句话意味着通过不断的浇灌和培育,使黄芽成长壮大,最终产出珍贵的玉符,象征着炼丹成功,获得了超越物质世界的灵性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道教炼丹术的核心理念——通过物质的转化和精神的修养,达到身心灵的和谐与超越。

收录诗词(109)

陈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达到160岁以上

  • 号:翠虚子
  • 籍贯: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 生卒年:公元?----1213

相关古诗词

金丹诗诀(其六十)

捉将百脉倒归源,自会天然汞见铅。

大地山河皆至宝,谁知身里觅先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金丹诗诀(其六十一)

宫中眼底火星飞,雷电掀翻白雪垂。

身里漏声闻滴滴,三尸精血可充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金丹诗诀(其六十二)

五行四象外边寻,只在当人一寸心。

运用阴阳成妙道,直教瓦砾尽成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金丹诗诀(其六十三)

偃月炉中煅坎离,片时自有一刀圭。

寄言师祖张平叔,万圣千贤总在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