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诀(其六十)

捉将百脉倒归源,自会天然汞见铅。

大地山河皆至宝,谁知身里觅先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是道家内丹学的重要文献之一。诗中以炼丹术的术语隐喻修道和内观的过程,充满了象征性和哲理性。

“捉将百脉倒归源”,形象地描绘了修炼者通过引导体内经络中的气流,逆向运行,回归其原始状态,即从四肢百骸汇聚于丹田的过程。这里的“捉将”可以理解为引导、控制之意,“百脉”代表人体的经络系统,“倒归源”则寓意着返本归元,回到生命最初的纯净状态。

“自会天然汞见铅”,进一步阐述了修炼者在内观和调息的过程中,能够自然地认识到体内物质的本质变化。在道家炼丹术中,“汞”和“铅”常被用来比喻低级和高级的物质,通过修炼,原本低级的物质(铅)可以转化为高级的物质(汞),象征着精神与物质的转化,达到身心灵的升华。

“大地山河皆至宝”,强调了宇宙万物都是修炼者追求的宝物,暗示了道家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修炼者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利用这些资源,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和与宇宙的融合。

“谁知身里觅先天”,最后两句表达了深奥的哲学思考,指出真正的修炼在于内在的探索和发现,即在自身内部寻找生命的源头和宇宙的根本法则。这里的“先天”指的是宇宙生成之初的状态,或是道家所追求的最原始、最纯净的生命能量,通过内观和修炼,修炼者能够逐渐接近并领悟这一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揭示了道家内丹学的核心理念,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谦逊、开放的态度,不断探索自我,追求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提升。

收录诗词(109)

陈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达到160岁以上

  • 号:翠虚子
  • 籍贯: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 生卒年:公元?----1213

相关古诗词

金丹诗诀(其六十一)

宫中眼底火星飞,雷电掀翻白雪垂。

身里漏声闻滴滴,三尸精血可充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金丹诗诀(其六十二)

五行四象外边寻,只在当人一寸心。

运用阴阳成妙道,直教瓦砾尽成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金丹诗诀(其六十三)

偃月炉中煅坎离,片时自有一刀圭。

寄言师祖张平叔,万圣千贤总在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金丹诗诀(其六十四)

醉倒酣眠梦熟时,满船载宝过曹溪。

一才识破丹基处,放去收来绝在伊。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