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前韵二首(其一)

不裘而暖得横披,绝叫西昆不复诗。

耸入山容成紫障,暖回玉糁缀繁枝。

从知公有青云士,聊欲文成黄绢辞。

但得锦囊风月在,胸中佳处未妨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无需穿裘也能感到温暖,西昆诗派的绝唱不再来。
它高耸入山,如紫色屏障,温暖的阳光洒落,像玉粒般点缀在繁茂枝头。
我深知您是位有才之人,只想请您写出如黄绢般华美的文章。
只要有风月诗篇在锦囊中,心中美好的意境不妨保持痴迷。

注释

不裘:无需穿皮衣。
暖得:感到温暖。
横披:随意披挂。
绝叫:绝唱。
西昆:西昆诗派。
复诗:再有诗作。
耸入:高耸入。
山容:山势。
紫障:紫色屏障。
暖回:温暖回归。
玉糁:玉粒般的光点。
缀繁枝:点缀在繁茂枝头。
公有:您有。
青云士:有才华的人。
聊欲:姑且想要。
黄绢辞:如黄绢般华丽的文字。
锦囊:诗囊。
风月:美好的景色和情感。
佳处:美好的意境。
未妨:不妨。
痴:痴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再答前韵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不裘而暖得横披”起句,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无需厚重衣物也能感受到温暖的情境,可能是在春日阳光下或某种意境中的惬意。接下来,“绝叫西昆不复诗”一句,通过对比赞美了诗人的才情,暗示其超越了西昆派(唐代文学流派)的诗歌水平。

“耸入山容成紫障,暖回玉糁缀繁枝”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温暖带来的景象,如山色映照下的紫色屏障和春光洒落的晶莹露珠,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认为他的文章如同这美景般令人赏心悦目。

“从知公有青云士,聊欲文成黄绢辞”两句,直接称赞对方是具有高远志向的才子,且期待他能写出如黄绢(古代珍贵的丝织品,常用以比喻华美的文章)般的佳作。

最后,“但得锦囊风月在,胸中佳处未妨痴”收尾,诗人强调即使在创作过程中陷入痴迷,只要心中有风月(指美好的情感和意境),就能保持创作的热情和灵感,表达了对友人艺术追求的鼓励和支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友人才情的赞美,也是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厌厌

厌厌夜饮忘更深,客不来辞主有情。

僮仆触屏成蝶梦,姬姜压笛作蝉声。

月如有待行行慢,风不生嗔细细清。

萍散人生何可料,婵娟千里共交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多谢

多谢东皇着意晴,海棠匀趁笑相迎。

园林富贵何千万,花柳功勋已十成。

晓雨有情于芍药,春风无处不流莺。

扁舟水长一篙许,茶灶笔床聊意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当垆

胡姬年十五,艳色娇阳春。

花间开绣户,席上设红茵。

含羞留醉客,敛袂送行人。

多谢金吾子,衷情讵易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戏简钱处和

闻道维摩棐几前,花随宝女下云天。

合欢带缓新妆薄,燕子楼深晚色鲜。

想得琼枝宜夜夜,只应璧月共娟娟。

何时遂预平生友,与出湘云伴锦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