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倪瑞璿为他的弟弟改名而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弟弟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改名的期待与鼓励。
诗的开头提到“人生重贤豪,不在名字美”,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于名字的美丽。接着,诗人通过“难以易相方,赤将白自比”这句话,表达了改变一个人的本质并非易事,就像红色不能变成白色一样。
然后,诗人提到弟弟的性格聪明伶俐,“四弟性明慧,翩翩致可喜”,并描述了弟弟的家庭背景,“世业下相城,生来故家子”。然而,由于先人的早逝,弟弟不得不在贫困中生活,但他依然勤奋学习,最终成长为一个有才华的人。
诗中还提到弟弟的名字和字已经使用多年,但突然间他希望改变自己的名字,这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忽然厌旧称,十呼懒一唯。向我索更之,我特不敢诿。”这些句子描绘了弟弟的请求,以及诗人作为兄长的回应。
最后,诗人引用了《世子》篇和《大戴礼》中的内容,为弟弟的新名字“克昕”和“徵子”找到了出处,并以“宋郊变宋庠,饮香从此始”为比喻,暗示了新的开始和希望。诗的结尾部分“莫若江南橘,逾淮化为枳”则表达了对弟弟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希望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保持优秀。
整首诗充满了对弟弟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也蕴含着对个人成长和变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