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夕照不曾残,城头月正团。
霞光翻鸟堕,江色上松寒。
市客屠俱集,高空醉屡看。
何妨高渐离,抱却筑来弹。
此诗描绘了一幅夕阳未尽,皓月初升的壮丽景象。诗人站在城头,眼望霞光与江色,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鸟儿仿佛被霞光吸引,坠入了这绚烂的画卷之中,而江水则在松树的倒影下显得格外寒冷,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市集与屠户的热闹与天空中醉人的景色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诗中的“何妨高渐离,抱却筑来弹”一句,借用了历史人物高渐离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高渐离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勇士和音乐家,他以击筑为乐,不畏强权,敢于反抗。诗人通过这一典故,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希望能够像高渐离一样,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自己的本色,弹奏出属于自己的旋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自由的追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不详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之人千里行,言宴款郊城。
牵尔衣裳处,糿予帷幕情。
见兄兼念妹,送舅祗携甥。
明岁承恩日,龙池万柳青。
十谒九不荐,那能长作儒。
江光凌弃壁,关色黯归繻。
薇蕨求新主,羹汤问小姑。
风雷亦何限,终是恼凡鱼。
吏部元耽饮,良辰尊俎携。
分明在湖上,记得似耶溪。
别浦红裙桨,垂杨白马堤。
茫茫荷叶路,共水入天西。
片雪簇寒衣,玄丝绣一围。
都缘惜文采,长得侍光辉。
提赐朱笼窄,羁栖碧汉违。
短檐侧目处,天际看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