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咏六言十首(其六)

竹林下沈酣者,洛社中起舞人。

与籍糟汉通谱,是灌花翁后身。

形式: 六言诗 押[真]韵

翻译

在竹林深处沉醉的人
洛社中翩翩起舞的身影

注释

沈酣:沉醉,深深沉浸。
洛社:古代学者聚会的地方,这里指代文人雅集。
起舞人:跳舞的人,可能指诗人自己或他人。
籍糟汉:借酒浇愁的人,比喻放纵饮酒的人。
通谱:意指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文化传承。
灌花翁:原指唐朝诗人王维,以其爱花、饮酒而闻名,这里可能象征热爱生活、风雅的人物。
后身:后继者,此处指继承这种生活方式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意象和生活情趣的诗句,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之手。诗人通过描绘竹林中沉醉的人与洛社间起舞者之间的对比,展示了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竹林下沈酣者" 这一句,设定了一种静谧而隐逸的氛围,"沈酣"通常指的是饮酒至醉,不自觉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里的“竹林”,不仅提供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也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接着,“洛社中起舞人”则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洛社”可能指的是某种集会或聚会之地,"起舞"则表明了人们在此欢聚畅饮,尽情享乐。这里的“舞”,既可以理解为文学和艺术的载体,也代表着一种热烈的情感表达。

而最后两句,“与籍糟汉通谱,是灌花翁后身。”则是诗人对这两种生活状态的一种联想和比喻。"与籍糟汉通谱"中的“糟汉”指的是古代的姓氏,而“通谱”则意味着家族或血统的联系。这里,诗人可能在暗示那些沉醉者和起舞者都有自己的家族背景和历史渊源。

最后,“是灌花翁后身”中的“灌花翁”,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他以美酒灌溉花卉,以此来比喻诗人自己,或者是对那类生活者的某种理想化的寄托。"后身"则可能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于个人精神追求的一种寄托。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其五)

早退似见几者,晚缪可追悔哉。

已戴华阳巾去,肯扶灵寿杖来。

形式: 六言诗 押[灰]韵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其四)

傍人贺我过省,此老矍然失惊。

不曾西山纳卷,如何南宫奏名。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其三)

新贵九迁三接,故交百不一存。

老子进爵曰子,小孙娶妇生孙。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其二)

年八十官三品,酒一斗诗百篇。

羽化尸解等耳,宫锦渔蓑偶然。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