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之秀才山亭

盘盘翠城山,君在城中住。

溪流第萦转,冈势复回互。

苍林无春冬,啼鸟常旦暮。

漠漠岭头云,霏霏岩底雾。

中间列亭榭,佳景实天付。

物象皆自然,人巧谁能寓。

浮生欲何事,有此即乐处。

况君弟兄贤,信道各已固。

诗书诲儿侄,觞豆燕逢遇。

敢问彼簪裾,何如此巾屦。

形式: 古风

翻译

环绕翠绿的城山,你居住在这座城里。
溪水曲折流淌,山冈起伏相连。
森林四季如一,鸟儿昼夜鸣叫。
山岭上云雾缭绕,岩石下雾气弥漫。
亭台楼阁错落,美景宛如天赐。
万物皆顺自然,人的智慧难以超越。
人生短暂,何处寻乐?有此地已足够。
况且你兄弟贤良,坚守信念坚定不移。
教诲儿侄以诗书,宴饮相聚常欢畅。
我怎敢问,仕宦的华服,怎能比得上这朴素的衣冠?

注释

盘盘:形容山势环绕。
翠城山:绿色的山城。
第:曲折。
冈势:山势。
苍林:青翠的树林。
漠漠:形容云雾浓厚。
簪裾:古代官员的服饰。
巾屦:平民百姓的头巾和鞋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中亭院景象。开篇“盘盘翠城山,君在城中住”表达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安逸感受,同时也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融入。紧接着,“溪流第萦转,冈势复回互”写出了山间溪水蜿蜒曲折,以及山势起伏交错,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山水诗常用的意象,用以表现大自然的生动与变化。

接下来,“苍林无春冬,啼鸟常旦暮”描绘出一幅四季如一、鸟语花香的静谧画面。这里的“苍林”指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而“啼鸟常旦暮”则是对时间流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刻画。

中间部分,“漠漠岭头云,霏霏岩底雾”通过对山顶云雾和岩下迷雾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高远与深邃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中间列亭榭,佳景实天付”则点明了山中的亭台是自然美景的一部分,是由上天所赐予人的。

“物象皆自然,人巧谁能寓”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自然本真之美的赞美和崇尚,同时也在思考人工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张顺应自然,不做过多的人为雕琢。

最后,“浮生欲何事,有此即乐处。况君弟兄贤,信道各已固”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生活的态度,即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就已经心满意足,无需追求更多。而“诗书诲儿侄,觞豆燕逢遇”则是对兄弟之间以诗书为媒介的交流与相聚的赞颂。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精神寄托,以及对亲情、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王昭君(其一)

不惜将黄金,争头买颜色。

妾貌自可恃,谁能苦劳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

邓隐老木寒牛

苍崖棱层草芊绵,巨木半死生枯烟。

羸牛日晚已噍草,稚子天寒犹打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长安道

长安道,隋唐宫殿生秋草。

若使皆知嗣业难,争得行人望中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

东山亭

朝阳之峰乃天设,曲岭长岗地盘结。

下临绝涧走萦回,上耸巍亭飞巀嵲。

晚云几处水墨画,秋树数番红绿缬。

安能恰会此时閒,静与诗翁吟晓雪。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