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凿池种白莲作

池开新白遍天涯,未许东风擅一家。

苍桂丛中苍桂树,碧莲峰里碧莲花。

波光分破湖千顷,云影斜飞水一洼。

待著栏干横浅绿,浮萍开处见鱼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满池的新荷花铺满天涯,春风也不得独占芳华。
苍翠的桂树林中,桂树依然青翠,碧绿的莲花峰内,莲花盛开。
湖面波光粼粼,仿佛将千顷湖水分割,云影斜照,映在那一洼洼水面上。
期待着栏杆上铺满浅绿色的浮萍,每当浮萍散开,就能看见游动的鱼虾。

注释

池开:池塘开放。
新白:新生的白色。
天涯:极远的地方。
东风:春风。
擅:独自占有。
苍桂丛:苍翠的桂树林。
苍桂树:青翠的桂树。
碧莲峰:碧绿的莲花山峰。
碧莲花:盛开的碧绿莲花。
波光:湖面的波光。
湖千顷:广阔的湖面。
云影:云的倒影。
水一洼:一小片水面。
待著:等待。
栏干:栏杆。
浅绿:浅绿色。
浮萍:漂浮的水生植物。
鱼虾:鱼和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开篇“池开新白遍天涯,未许东风擅一家”两句,通过对池水如镜一般纯净无暇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清新的水域的独特欣赏和占有之情。这里的“新白”指的是莲花初绽时那纯洁无瑕的白色,它不受外界干扰,如同诗人的心灵一样澄明。

接下来的“苍桂丛中苍桂树,碧莲峰里碧莲花”两句,则是对池边景物的描绘。“苍桂”和“碧莲”都是对颜色的形容词,它们分别指代着桂树和莲花在不同的环境中呈现出的深浅不一的绿色。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敏感和热爱。

第三句“波光分破湖千顷,云影斜飞水一洼”通过动态的语言展示了池中的波光云影相互作用的情景。这里的“波光”和“云影”都是自然界中流动变化的元素,它们在诗人笔下被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层次,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悠然自得的氛围。

最后,“待著栏干横浅绿,浮萍开处见鱼虾”两句,则是对池边静谧生活的一种向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希望停留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生命之美好奇观察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将池塘中的莲花、波光云影乃至鱼虾等生灵,融入到一个和美的画卷之中,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清净自守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20)

方信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还珠洞

归舟多载小江春,重访东岩旧屐痕。

插水峭崖犹有路,垂天怪石本无根。

金华仙伯真知己,薏苡将军足断魂。

安得北山公可作,倩渠移取向家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咏西山海棠

真珠几颗最深红,点缀偏方造化工。

好事何年移蜀种,美人清晓出吴宫。

妖娆能得几时赏,零落才消一夜风。

自有生香人不识,绣衾全覆锦熏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凌丹亭

风驭来三峡,云章下九天。

名山开窟宅,飞宇纳光躔。

未见烟霞约,聊将岁月镌。

神游谁复识,空诵白云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清秀山

寻遍洞天三十六,苍灵独闭此岩扉。

旋除野草开新径,遮莫寒藤刺客衣。

岁月偶同题壁字,烟霞似不放人归。

把茅欲作开山主,已落瞿昙第二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