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山

寻遍洞天三十六,苍灵独闭此岩扉。

旋除野草开新径,遮莫寒藤刺客衣。

岁月偶同题壁字,烟霞似不放人归。

把茅欲作开山主,已落瞿昙第二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我遍寻了那三十六洞天,只有这苍灵之境紧闭着石门。
立刻清除野草开辟新路,哪怕寒冷的藤蔓像刺客的衣裳般缠绕。
岁月仿佛与我在石壁上题字相同,云雾缭绕似乎不愿让我离去。
我想在这里建起茅屋,成为开山鼻祖,却发现自己已错过如佛陀般的第一机缘。

注释

寻遍:到处寻找。
洞天: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苍灵:青苍幽深的神灵之地。
岩扉:石门。
旋除:立即除去。
野草:野外的杂草。
新径:新开辟的小路。
遮莫:即使,纵然。
题壁字:在墙壁上题字。
烟霞:云雾和晚霞,象征仙境。
放人归:让人心生归意。
把茅:搭建茅屋。
开山主:开山鼻祖。
瞿昙:佛教中对佛陀的尊称,这里借指第一等机缘。
第二机:次等或稍后的机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中寻找洞天,独自一人闭门谢客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除去野草开辟新路,遮挡寒冷藤蔓以避风寒,展示了隐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岁月偶同题壁字,烟霞似不放人归"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象对人的吸引,似乎时间本身也在为隐者留下痕迹,而周围的烟霞迷离,让人难以割舍。

最后,"把茅欲作开山主,已落瞿昙第二机"则透露出隐者的野心和对未来某种打算的期待,但却又不免带有一丝无奈或是命运的安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对隐者生活的细节刻画,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自然为伴的理想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120)

方信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漓山云崖轩

不用穷探费杖藜,隐然林壑挟城陴。

曾遵月洞千岩上,更著云崖一段奇。

拂拭轩窗容俎豆,发挥泉石借声诗。

瞿昙颇似知人意,已约梅花带雪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龙隐岩(其二)

雨脚初收鱼尾霞,满溪流水半溪花。

寻源曾识武陵洞,泛宅如浮苕水家。

但得嵌空元有路,何如峭绝不容车。

道人辛苦经云水,成塔从来是劫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龙隐岩(其一)

爱山那惜走千回,生怕前驱后骑催。

石上参差鳞甲动,眼中在处画图开。

骖鸾未办乘风去,浮鹢何妨载雨来。

人事百年俱变灭,祇应题字不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学宫壁

淮水原同泗水流,东家便是孔家丘。

千年源委诗书泽,一日风雷变化秋。

劫火不能移突兀,子衿正合勉藏修。

相魁自昔称吴蔡,衣钵相传未肯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