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依蒲泳藻两相忘,宛有江湖气味长。
凭槛翛然真得计,祇应幽兴在濠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时所作,名为《醴陵丁君洋洋亭》。从诗的内容来看,杨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定。
首句“依蒲泳藻两相忘”中的“依蒲”指的是依靠在蒲草丛中,“泳藻”则是游泳于藻草之中,形象地描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他们彼此忘却,仿佛进入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着“宛有江湖气味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江湖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这里的“宛”字含有悠长、流连之意,“江湖气味”指的是那种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这里通过“长”字,更强调了这种感觉的持久和深刻。
第三句“凭槛翛然真得计”中的“凭槛”意味着倚靠在栏杆上,“翛然”则形容心境清净而悠远。诗人似乎在说,通过这样的方式,他找到了真正的生活智慧。
最后一句“祇应幽兴在濠梁”中,“祇应”表明这是最适宜的情景,“幽兴”指的是隐逸生活中的兴趣和乐趣,而“濠梁”则是具体的地理环境,可能是诗人心仪的隐居之所。这一句强调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的意境清新,语言流畅,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不详
星驭经行处,梅花忽已开。
只疑春信早,先拥使旌来。
嫩萼红初破,寒柯绿未回。
凌霜半含月,皎皎绝纤埃。
楚国春归早,寒梅处处开。
月和清艳冷,天与靓妆来。
东阁诗魂动,南枝岁律回。
萧然冰雪态,无处觅轻埃。
隐隐遥山列画屏,檐间寸碧与云平。
低回席上遗簪露,彷佛墙东翠黛横。
虚景远涵千里色,晚晖仍借一溪清。
春风景物知多少,可称收身乐此生。
柴桑衰晚爱吾庐,三径归来手自锄。
但得叔卿长饱饭,不妨孝若老谈书。
兰因采佩枝先瘁,竹为凌霜叶自疏。
留骨庙堂宁曳尾,鲁门无用祀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