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人歌为关西孙太初赋

山人西从太白来,东南胜览穷天台。

凤歌落落复自和,笑问楚狂安在哉。

江陵曾见子微否,道骨仙风子真有。

神游八极偕者谁,江上听潮何太久。

山人西望几回首,石室高寒逼星斗。

六月争传雪未消,万峰谁遣云长守。

南来遗我方山冠,何以报之青琅玕。

杜陵诗人不可作,击节虚堂风雨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邵宝的《太白山人歌为关西孙太初赋》描绘了一位山人从太白山而来,游历东南天台山的壮丽景色。他歌声飘逸,与自然共鸣,询问古代隐士楚狂之处。诗人提及江陵之地,想象中子微或子真般的仙风道骨之人可能在此。他神游八荒,却无人相伴,只能在江边长久倾听潮水,流露出孤独之意。

山人频频回望,太白山石室高峻,仿佛接近星辰,即使在六月,仍有积雪未消,云雾缭绕。山人南行时,收到一方山冠作为赠礼,他以青琅玕(美玉)相赠,表达感激之情。然而,他感叹杜陵诗人的时代已去,空余风雨寒堂,无人能再写出激昂的诗篇,表达了对诗歌艺术衰落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文的深深思考。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作太白山人歌

吾闻太白之山倚西极,华岳崚嶒势相敌。

上凌刚风太古雪尚寒,下抚苍茫鸟无力。

吁嗟兹山有径不与终南通,士将避世往往游其中,超历万壑巢云松。

伊昔丈人负刍者,危言曾动河汾公,至今谈麈流清风。

孙君关中豪,仰止兹山高。

自称山人巾葛白布袍,入山静坐观众妙,出指八极将翔翱。

胸有五色文,眼底无青紫。

名家自视出杜陵,走笔题诗乃如史。

子长有语称董生,季主何心讥贾子。

迩来五见江东春,南寻禹穴能知津。

相逢下我东野拜,何人复谓秦无人。

我作山人歌,物色其柰山人何。

山林岁年晚,江海风雨多。山人不归太白空嵯峨。

形式: 古风

南轩为陈廷仪赋

南轩何处是,负郭小桥东。

客复来今雨,山如对此翁。

有怀将献曝,无愠亦歌风。

期日往称寿,老人星正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赠周育斋

风雨秋堂冷,公来便作春。

雅情长共物,妙语不惊人。

池养寒泉静,园收硕果仁。

飘然还画舫,湖海自知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渐霁

渐霁驱愁思,无风稻正花。

径来今雨客,烟起野人家。

晚榻将新月,秋溪有净沙。

东邻知我兴,多事报山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