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复借韵送岢岚军通判叶朝奉

云间踏白看缠旗,莫忘西湖把酒时。

梦里吴山连越峤,樽前羌妇杂胡儿。

夕烽过后人初醉,春雁来时雪未滋。

为问从军真乐不?书来粗遣故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云端漫步观赏飘动的旗帜,别忘了在西湖边饮酒的时光。
梦境中吴山与越地山峦相连,酒杯前有羌族女子和胡儿共饮。
烽火过后人们才开始沉醉,春天大雁飞来时雪还未消融。
想问问你,军旅生活真的快乐吗?只希望你的信能让我略微知晓。

注释

云间:指高空中。
缠旗:飘动的旗帜。
西湖:中国著名的淡水湖,位于杭州。
吴山:指浙江杭州的吴山。
越峤:古代泛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指越地的山。
羌妇:羌族女子。
胡儿:泛指非汉族的儿童,这里可能指西域或北方民族的孩子。
夕烽:傍晚的烽火,古代用于传递军事信息。
春雁:春天北归的大雁。
书来:收到你的信。
粗遣:大致传达,略表。
故人:老朋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苏东坡)创作的,名为《坐上复借韵送岢岚军通判叶朝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边塞将士的敬佩之情。

首句“云间踏白看缠旗”,用意象鲜明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边塞军营的图景。诗人站在云间,看着远处飘扬的战旗,心中充满了对边疆戍卒的思念和赞赏。

接着“莫忘西湖把酒时”是对过去与友人在美丽的西湖畔共同饮酒、畅谈军国大事的情景的追忆。这里的“西湖”不仅是一处自然风光旖旎的地方,也象征着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第三句“梦里吴山连越峤”,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超现实的描写。在梦中,吴山(即苏州一带)与越峤(今浙江绍兴一带)相连,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地理知识,也反映出他对故乡江南的深切眷恋。

“樽前羌妇杂胡儿”则是借用历史典故,通过描写边塞生活中的异族风情来表达自己对于民族融合和边疆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这里的“樽前羌妇”指的是古代羌人女子在酒樽(酒具)前的形象,而“杂胡儿”则是指羌人的孩子与胡人(北方少数民族)的孩子们混杂在一起。

至于“夕烽过后人初醉,春雁来时雪未滋”,则是在描绘边塞生活的另一面。夕阳下的烽火台已经熄灭,战争的喧嚣暂告一段落,而士兵们在战斗之后才开始享受酒宴,感受到初次醉意。此时春天的雁鸟归来,但雪花尚未完全融化,这景象既表现了季节更迭,也隐含着战争与和平交替的主题。

最后两句“为问从军真乐不?书来粗遣故人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在询问自己,是否真的享受过戍边生活?然后通过书信这种方式,让远方的朋友知道自己的情况。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友情和通信的珍视,以及对于生活经历的深刻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了他对于边塞军旅生活、故土乡愁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如芡实,可作枕。闻梅丈嗜石,故以遗其子子明学士,子明有诗,次韵

海隅荒怪有谁珍,零落珊瑚泣季伦。

法供坐令微物重,色难归致孝心纯。

只疑薏苡来交趾,未信蠙珠出泗滨。

愿子聚为江夏枕,不劳挥扇自宁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钱越州见寄

莫将牛弩射羊群,卧治何妨昼掩门。

稍喜使君无疾病,时因送客见车轓。

搔头白发秋无数,闭眼丹田夜自存。

欲息波澜须引去,吾侪岂独坐多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千丈,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洒岁久,皆圆熟可爱,土人谓此弹子涡也。取数百枚,以养石菖蒲,且作诗遗垂慈堂老人

蓬莱海上峰,玉立色不改。

孤根捍滔天,云骨有破碎。

阳侯杀廉角,阴火发光彩。

累累弹丸间,琐细或珠琲。

阎浮一沤耳,真妄果安在。

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

垂慈老人眼,俯仰了大块。

置之盆盎中,日与山海对。

明年菖蒲根,连络不可解。

倘有蟠桃生,旦暮犹可待。

形式: 古风

次韵毛滂法曹感雨

江南佳公子,遗我锦绣端。

揽之温如春,公子焉得寒。兴雨自有时,肤寸便濛?。

敛藏以自润,牛斗何足干。

空庭月与影,强结三友欢。

我岂不足欤,要此清团团。

欲欢在一醉,常恐樽中乾。

舍酒尚可乐,明珠如弹丸。

但恐千仞雀,匆匆发虚弹。

迨子闲暇时,种子田中丹。

一朝涉世故,空腹容欺谩。

我顷在东坡,秋菊为夕餐。

永愧坡间人,布褐为我完。

雪堂初覆瓦,上簟无下莞。

时时亦设客,每醉筒辄殚。

一笑便倾倒,五年得轻安。

公子岂我徒,衣钵传一箪。

定非郊与岛,笔势江河宽。

悲吟古寺中,穿帷雪漫漫。

他年记此味,芋火对懒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