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潘端叔惠红梅(其十二)

坡翁著意赋三诗,谩说秾香已透肌。

若见此花应绝倒,惜君生晚不逢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苏东坡特意写了三首诗,随意地说这花的香气已经渗透肌肤。
如果他见到这种花,一定会非常惊叹,可惜你出生得太晚,没赶上好时候。

注释

坡翁:指苏东坡,宋代文学家。
著意:刻意用心。
赋:写作。
三诗:三首诗。
谩说:随便说,戏言。
秾香:浓郁的香气。
透肌:穿透肌肤,形容香气浓烈。
若见:如果见到。
此花:这种花(具体未指明,可能是某种特别的花)。
绝倒:极为惊叹,倾倒。
惜:可惜。
君:你(这里是对读者的称呼)。
生晚:出生太晚。
逢时:遇到好时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楼钥的作品,题为《谢潘端叔惠红梅(其十二)》。楼钥以坡翁(苏轼)的风格为引,表达了对潘端叔赠送红梅的感激之情,并通过提及苏轼曾赞美红梅之美,暗示潘的红梅同样出色。"坡翁著意赋三诗"表明苏轼对梅花的深情厚意,"谩说秾香已透肌"则描绘了红梅香气浓郁,仿佛能穿透肌肤,令人陶醉。诗人感慨"若见此花应绝倒",认为如果苏轼能见到这红梅,一定会为之倾倒,同时也惋惜潘端叔所处的时代较晚,未能与苏轼同时欣赏这绝美之花。整首诗通过对红梅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红梅的喜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1243)

楼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潘端叔惠红梅(其十七)

诗老为花空自忙,想应未识此奇芳。

青枝绿叶何须辨,桃杏安能如许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谢潘端叔惠红梅(其十三)

花品无庸定等差,国香国色属吾家。

海棠正自惭粗俗,莫问漫山桃李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谢潘端叔惠红梅(其十五)

客来试与倚栏干,拂拂清香触鼻端。

尽做北人浑不识,不应敢作杏花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谢潘端叔惠红梅(其三)

为君手种向南堂,误认昌州移海棠。

元是玉妃生酒晕,帐中仍带返魂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