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么令(其一)用陆氏事,送玉山令陆德隆

酒群花队,攀得短辕折。

谁怜故山归梦,千里莼羹滑。

便整松江一棹,点检能言鸭。故人欢接。

醉怀双橘,堕地金圆醒时觉。

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

谁对叔子风流,直把曹刘压。

更看君侯事业,不负平生学。离觞愁怯。

送君归后,细写茶经煮香雪。

形式: 词牌: 六幺令

鉴赏

这首词以饮酒欢聚和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仕途抱负的期许。起句“酒群花队”描绘了宴饮的热闹场景,而“攀得短辕折”则暗示了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接着,“谁怜故山归梦,千里莼羹滑”借莼羹之思,寄托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友人归乡的祝愿。

“便整松江一棹”预示友人将乘舟离去,词人想象他带着能言的鸭子,寓意友情相伴。“故人欢接”表达对相聚的喜悦,而“醉怀双橘”则以橘子赠别,寓意友谊长存。“堕地金圆醒时觉”形象地写出醉后的清醒,也寓含对友人未来的期待。

“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借用典故,希望友人如刘郎般热爱读书,保持才情。“谁对叔子风流,直把曹刘压”赞美友人才华横溢,有望超越古人。“更看君侯事业,不负平生学”则是对友人仕途成就的鼓励,期望他能实现学问与事业的双重成功。

最后,“离觞愁怯”表达了离别的愁绪,而“送君归后,细写茶经煮香雪”则以煮茶的细节,寄寓对友人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含对友情的长久珍视。整体上,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殷切期盼。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六州歌头(其二)

晨来问疾,有鹤止庭隅。吾语汝。只三事,太愁予。

病难扶。手种青松树。碍梅坞。妨花径,才数尺。

如人立。却须锄。秋水堂前,曲沼明于镜,可烛眉须。

被山头急雨,耕垄灌泥涂。谁使吾庐。映污渠。

叹青山好,檐外竹,遮欲尽,有还无。

删竹去,吾乍可,食无鱼。爱扶疏。

又欲为山计,千百虑,累吾躯。凡病此。吾过矣。

子奚如。口不能言臆对,虽扁鹊、药石难除。

有要言妙道,往问北山愚。庶有瘳乎。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六州歌头(其一)

西湖万顷,楼观矗千门。春风路,红堆锦,翠连云。

俯层轩。

风月都无际,荡空蔼,开绝境,云梦泽,饶八九,不须吞。

翡翠明珰,争上金堤去,勃窣媻姗。

看贤王高会,飞盖入云烟。白鹭振振,鼓咽咽。

记风流远,更休作,嬉游地,等闲看。

君不见,韩献子,晋将军,赵孤存。

千载传忠献,两定策,纪元勋。

孙又子,方谈笑,整乾坤。

直使长江如带,依前是、□赵须韩。

伴皇家快乐,长在玉津边。只在南园。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太常引(其一)赋十四弦

仙机似欲织纤罗。仿佛度金梭。无奈玉纤何。

却弹作、清商恨多。

珠帘影里,如花半面,绝胜隔帘歌。世路苦风波。

且痛饮、公无度河。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太常引(其二)寿赵晋臣敷文。彭溪,晋臣所居

论公耆德旧宗英。吴季子、百馀龄。奉使老于行。

更看舞、听歌最精。

须同卫武,九十入相,绿竹自青青。富贵出长生。

记门外、清溪姓彭。

形式: 词牌: 太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