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杂咏(其二)

万壑松风一室幽,芸窗如昨每吟留。

卅年问学无些进,空觉羲娥迅似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山庄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首句“万壑松风一室幽”,以“万壑”形容山峦之广,“松风”则渲染出山中清新的自然气息,“一室幽”则点明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接下来的“芸窗如昨每吟留”,通过“芸窗”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书房的雅致,也暗示了诗人对读书生活的热爱与不舍。

“卅年问学无些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术追求的反思与自省,三十年的时光在学问上似乎没有显著的进步,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感慨。“空觉羲娥迅似流”,“羲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和月亮的象征,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叹时间飞逝,岁月匆匆,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学问以及时间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庄杂咏(其三)

秋山雨过濯浓青,远近泉声谡入听。

新搆云居号松鹤,千秋万载奉慈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山庄杂咏(其四)

点笔文轩命墨娥,成书便拟号归禾。

未如七十传灵囿,动植飞潜较总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莺啼序

检点春光,啭不尽、千声春鸟。

惊心甚、偷送流年,报春又呼春杪。

浓绿烟拖花是梦,残红雨过香生晓。

爱吾庐城北,不用较春多少。

曲曲荒林,瀰瀰春涨,四面银波缟。

向中流、拿引葱鹙,烦襟濯空如扫。

指斜阳、树挂愁些,易黄昏,天连青了。

笑频年,碧草炎枯,白鹇才到。

昼长卜夜,尽待月上鸟飞,任鱼游春沼。

想多感多情,人世拘牵,难逢嬉笑。

舞爱溪前,歌听尘外,纵饶耳目成怡悦,只中年、欢处心神悄。

破除万事,须知饮莫留残,便醉也,还萦搅。

陡来心上,往日今番,一样春风袅。

端的年随春逝,弄花攀柳,几同荣落,几争媸好。

灯火楼台,笙箫尊酒,廿年胜事难重问,喜白头、健饭青天照。

临流几个知心,剩数晨钟,星稀月小。

形式: 词牌: 莺啼序

莺啼序

常是春间,趁美景、看花听鸟。

早催过、寒食清明,韶华将近春杪。

雨过无尘苔藓润,风晴浥露垂杨晓。

但愿留春住,休遣绿肥红少。

落絮无端,如棉似霰,满地铺纤缟。

怕枝头、雨困风攲,繁英转眼如扫。

只花前、翠倚红偎,酒杯持、吾生足了。

反禁他,花落花开,引将愁到。

微吟信步,转过小亭别渚,映红桥绿沼。

宛濠上、华林鱼鸟,相忘不言而笑。

骀荡春风,婆娑昼永,徘徊薄暮忘归去,渐碧天、无际月明悄。

春宵难买,共道一刻千金,愁谁信,飞花搅。

东山丝竹,画鹢凌波,按拍行云袅。

是第一流人物,名士风流,乱头粗服,看来都好。

漏莫催银,山须颓玉,夜深犹恐花枝睡,更留连、高烛红妆照。

不殊老子当年,乘兴方深,南楼月小。

形式: 词牌: 莺啼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