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李处权所作,名为《简辨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松杉高下韵笙箫,谷口钟声梵海潮。"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山居生活环境,其中“松杉”象征着坚毅和长寿,“高下韵”则是指山间回响的声音,而“笙箫”是一种古代乐器,常用于道教仪式中。"谷口钟声梵海潮"中的“梵”字有佛教之意,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宗教氛围。
"秋气作阴连蟋蟀,夜寒随雨上芭蕉。"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秋气作阴”表明季节的转换和天气的变化,而“连蟋蟀”则是指蟋蟀在秋天的鸣叫声,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凉意。"夜寒随雨上芭蕉"则描绘了一场秋雨后的清冷景象,芭蕉叶片因露水而显得格外清新。
"身危甚幸依贤庇,吏隐何须觅句招。"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在困境中寻求智者庇护的愿望。“身危”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担忧,而“甚幸依贤庇”则是希望能够得到贤者的保护和帮助。"吏隐何须觅句招"中的“吏隐”可能指的是官员或执法者,“觅句招”则是在寻求救助的过程中,诗人对待遇的渴望。
"直待它年见凫舄,始传仙叶有王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某种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对传说中的仙草——“仙叶”以及神话中人物“王乔”的向往。“它年”意味着将来的某一年份,“见凫舄”则是一种对未知美好的期待,而“始传仙叶有王乔”则是在期待中对传说美好事物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