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月山寺壁三首(其二)

罢雪仍回雨,僧房物物宜。

溪明霜落后,山净月来时。

泯默穷愁志,艰难食菜时。

弟兄千里隔,书断鬓成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雨雪过后又转为雨,僧房里的每样东西都适宜。
清澈的小溪在霜降后更加明亮,山在月光下显得洁净。
在无声无息中隐藏着穷困愁苦的心,艰难时刻只能吃蔬菜。
兄弟相隔千里,书信断绝,使我两鬓如丝般斑白。

注释

罢雪:雨雪停止。
僧房:僧人的居所。
物物:每一样事物。
宜:适宜。
溪明:小溪清澈。
霜落:霜降之后。
山净:山峦干净。
月来时:月亮升起的时候。
泯默:无声无息。
穷愁志:穷困愁苦的心情。
艰难:艰难困苦。
食菜时:吃蔬菜的时候。
弟兄:兄弟。
千里隔:相隔千里。
书断:书信中断。
鬓成丝:两鬓斑白。

鉴赏

在这首诗中,李处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寺生活图景。"罢雪仍回雨,僧房物物宜"透露出诗人对清净环境的喜爱与适应,而"溪明霜落后,山净月来时"则展现了一个在寒冷冬夜中,山寺被月光洗礼后的宁静景象。

"泯默穷愁志,艰难食菜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以及对生活困顿的承受。"弟兄千里隔,书断鬓成丝"则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李处权在题月山寺期间的心境与感受。他的笔下既有对孤寂生活的安适,也有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艰难时光的从容自若。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欣赏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月山寺壁三首(其一)

故国三千里,行藏岂问天。

雪峰明的的,水溜响涓涓。

指冻无完甲,琴寒有折弦。

老僧如木石,性静不须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次真东轩

乱来身世任浮沉,宴豆南州几盍簪。

十顷菰蒲秋向晚,一池烟雨夜来深。

诗成颇复蒙嘉赏,酒熟时须共满斟。

唤取陆郎携绿绮,小凉同听越江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南浦楼

此生何处是真归,俯仰人间念念非。

雨后溪山无限好,烟中鸥鹭自由飞。

只轮双桨成何事,白酒黄鸡可息机。

北客上来千万恨,故乡回首夕阳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祖道篮舆亭

渊明佳致在篮舆,子以名亭德不孤。

异代颇能同臭味,休年犹得见规模。

挂檐明月聊堪问,入坐清风不待呼。

我欲典衣供一斗,兴来能赋百篇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