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灵洞水清仙可访,南岩木古佛同居。
公馀问佛寻仙了,赢得安闲剩读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公务之余,寻求心灵的宁静与精神的提升,通过探访灵洞、寻找仙踪、询问佛法,最终获得内心的安详与满足,选择继续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中。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超然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通过“灵洞水清”、“南岩木古”这样的景象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而“佛同居”则暗示着对精神层面的探索与追求。最后,“赢得安闲剩读书”一句,既是对前文活动的总结,也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喜爱与依赖,认为在忙碌之余,读书是获得心灵平静的最佳方式。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士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不详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祖师西来,亿劫谁伍。眷焉摩尼,烛此下土。
沧海津梁,脱离幽苦,至哉流宗,以振聋瞽。
丈人之德,藐焉犹龙。吐纳新故,婴儿在中。
鼎水静绿,飞丹夜红。大德不德,河上遗踪。
素王峨峨,万世所师。太和元气,逝者如斯。
吾侪小人,有喙何施。稽首顿首,念兹在兹。
潜园高卧老袁安,桂树飘香几岁寒。
人仰盛名归洛下,天留耆德壮词坛。
五旬夫妇齐眉易,三世儿孙膝绕难。
怪底元方常后席,凤楼云气墨初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