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八)

指日公旋登,政席仍枢庭。

坐令贫病士,少慰身飘零。

问讯徐夫子,起处秋安宁。

两翁庙堂具,那得长司刑。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预计很快他就会登上高位,政治职位依然在中枢
使得贫困病弱的士人稍微得到些安慰,不再漂泊无依
问候徐夫子,他的生活是否安泰宁静
两位老人都在朝廷任职,怎能长久掌管刑法

注释

公旋登:即将升迁。
政席:政治职位。
枢庭:中央决策机构。
贫病士:贫困病弱的人。
身飘零:生活漂泊不定。
问讯:问候。
徐夫子:可能是对某位德高望重者的尊称。
秋安宁:秋季生活平静安宁。
两翁:两位老人。
庙堂:朝廷。
司刑:掌管刑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人通过描绘一位官员即将离任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感慨。"指日公旋登,政席仍枢庭",这里用“指日”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以及官员升迁的快节奏,"公旋登"意味着高级官员频繁更换,而"政席仍枢庭"则暗示政治中心依旧稳定。

接着两句"坐令贫病士,少慰身飘零",表达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的关心。"坐令"意味着命令下达,"贫病士"指的是贫困和疾病缠身的人们,而"少慰"则是希望给予他们一些安慰,"身飘零"形容生活无依,无所归属。

第三句"问讯徐夫子,起处秋安宁",诗人询问朋友的情况,并祝愿他在新的居所中能有一个平静安宁的秋季。这里的“徐夫子”应是对一位名叫徐的人物尊称。

最后两句"两翁庙堂具,那得长司刑",则是诗人表达了希望友人能够在新的职责中不受牵累,不需要长时间处理繁琐的司法事务。"两翁"可能指的是两人一同工作的情景,"庙堂具"意味着一切都准备就绪,而"那得长司刑"则是表达对朋友职责轻松的愿望。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以及对社会底层人民困苦的同情心。同时,诗中也透露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平和心态,希望友人能够在新的环境中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收录诗词(226)

仲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二)

忆昔游成均,千言谈笑成。

杰立群隽上,少日腾英声。

大当持荷橐,小当登蓬瀛。

戢翼久不振,一旦朝阳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平江守蒋宣卿奉祠归宜兴

二年环堵赖馀波,相和儿童襦裤歌。

还复攀辕逢此日,敢忘推毂意如何。

十行行矣重徵霸,三径归欤暂景坡。

旦晚陪公画桥路,共看天远夕阳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其三)

胄甲汉中垒,声高昔谏垣。

几年清议在,万事此心存。

临遣再三意,褒嘉数十言。

疾驱公未可,半路趣回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其二)

南国踰千里,西风几十程。

凌寒初引道,投老试专城。

贫贱荷公意,分携如此情。

书来何处问,南浦寄深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