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其一)

冰解芳塘,雪消遥嶂。东风水墨生绡障。

烧痕一夜遍天涯。多情莫向空城望。

淡柳桥边,疏梅溪上。无人会得春来况。

风光输与两鸳鸯,暖滩晴日眠相向。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初临时的景象。"冰解芳塘,雪消遥嶂"写出了冰雪消融,池塘水清,远处山峦若隐若现的早春景色。"东风水墨生绡障"运用比喻,形容春风轻拂,使得天地间的景色如水墨画般清新淡雅。"烧痕一夜遍天涯"暗示冬日残雪迅速消融,大地焕发生机。

"多情莫向空城望"一句,可能是对城市荒凉或人事变迁的感慨,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过去的回忆。接下来的"淡柳桥边,疏梅溪上"则具体描绘了春天的典型景致:柳树轻柔,梅花稀疏,溪水潺潺,展现出宁静而清冷的韵味。

"无人会得春来况"表达了词人对于春天美景的孤独欣赏,似乎感叹知音难觅。最后两句"风光输与两鸳鸯,暖滩晴日眠相向"以鸳鸯为喻,寓意美好的春光都被它们共享,而词人却独自品味这份寂寥,只能羡慕它们在温暖的沙滩上和煦阳光下相伴而眠。

整体来看,秦观的这首《踏莎行》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之情,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其二)上巳日遇华严寺

昨日清明,今朝上巳。莺花著意催春事。

东风不管倦游人,一齐吹过城南寺。

沂水行歌,兰亭修禊。韶光曾见风流士。

而今临水漫含情,暮云目断空迢递。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其三)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

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

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

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临江仙(其二)

十里红楼依绿水,当年多少风流。

高楼重上使人愁。远山将落日,依旧上帘钩。

一曲琵琶思往事,青衫泪满江州。

访邻休问杜家秋。寒烟沙外鸟,残雪渡傍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蝶恋花(其二)题二乔观书图

并倚香肩颜斗玉。鬓角参差,分映芭蕉绿。

厌见兵戈争鼎足。寻芳共把遗编躅。

闺阁风流谁可续。沈想清标,合贮黄金屋。

江左百年传旧俗。后宫只解呈新曲。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