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戴石屏见寄韵二首(其一)

海邦太守常时有,海上诗翁间世奇。

自赋归来石屏去,不烦绳削草堂知。

高情岂为时情改,浩气难随血气移。

句老律精何酷似,昔题蜀相孔明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海外的太守常常有,而海上的诗翁却是稀世奇才。
自从他自创归来后,就住在石屏上,无需繁琐地装饰草堂众人皆知。
高尚的情操岂会因世俗情势改变,浩然正气难以随个人情绪转移。
他的诗句老练且格律精炼,多么像昔日题写在蜀相诸葛亮祠堂的诗篇。

注释

海邦太守:指海外的地方长官。
间世奇:罕见的、非凡的。
石屏:石头制成的屏风,可能指诗人居住的环境。
绳削:装饰或修整。
高情:高尚的情感或志趣。
时情:世俗的情感或潮流。
浩气:正直、刚毅之气。
血气:个人的情绪或冲动。
句老律精:诗句老练,格律严谨。
昔题:过去所作。
蜀相:对诸葛亮的尊称,他曾任蜀汉丞相。
孔明祠:诸葛亮的祠堂。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情深厚赞美之作,语言质朴而意境悠远。开篇两句“海邦太守常时有,海上诗翁间世奇”即点出了与戴石屏的深厚交情和他们在文学上的卓尔不群。在“自赋归来石屏去,不烦绳削草堂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归来后直接前往戴石屏处,这种行动上的自然而然,反映了两人的默契与信任。接着,“高情岂为时情改,浩气难随血气移”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谊的不变和高尚,不受外界干扰。

最后,“句老律精何酷似,昔题蜀相孔明祠”中,诗人以自谦之词,暗示自己的文学造诣已臻化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景仰。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崇高纯粹的情操和理想,是一曲颂赞友情与人格的美好歌谣。

收录诗词(92)

包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道夫。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 字:宏父
  • 号:宏斋
  • 籍贯: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82-1268

相关古诗词

送旴江吴守以言归二首(其二)

斩新政令别规模,迎刃恢恢解有馀。

去就虽轻心自若,佞贤乍变事何如。

籴为民患祈从免,社植根深恶始除。

似此欲为尚何限,归欤千里竞攀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旴江吴守以言归二首(其一)

圆机珠活走盘中,已试权奇妙变通。

武库精严锋莫敌,智囊沉密计难穷。

先声已早闻风采,后实如新见事功。

计日未多功不少,复刚方长转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挽吴准斋

朝市逃名利,清明照日边。

隆冬霜里柏,盛夏火中莲。

纯行浑无玷,嘉言剩有传。

归全复何憾,吾党独呼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陈和仲二首(其二)

川流近海学易至,源出慈湖派独清。

进佩龙泉秋水洌,退怀骊颔夜珠明。

介真不以三公易,枉自无容一尺轻。

年未半生纡远道,哀哉何限不平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