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马钰的《瑞鹧鸪·居庵》是一首表达隐逸生活态度和心境的诗。诗人以闲适自得的口吻,描绘了与世无争、超脱世俗的生活场景。
首句“闲人相访有何妨”,表达了对来访者持开放的态度,认为即使是闲人来访,也无须拘泥于礼节,体现了其淡泊的人生态度。接着,“唯恐闲人话短长”则暗示了诗人更倾向于宁静的交流,避免琐碎的闲谈。
“真乐真闲无议论,至微至妙绝商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无需言语讨论,超越世俗智慧的内心平静和微妙体验。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和闲暇在于内心的宁静,而非外在的争论和比较。
“是非欲说气神散,名利谗言道德忘”揭示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看法,认为谈论是非、追逐名利只会使人精神分散,忘记道德本分。他选择避开这些纷扰,保持内心的纯净。
最后两句“不若澄心常默默,自然彼此得清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倡导人们应静心沉淀,保持沉默,这样自然能享受到内心的清凉和平静,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对人生态度的阐述,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