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其二)

一片骊山火,良由百媚生。

艰难祖宗业,累洽启昌明。

牝鸡鸣旭旦,禾黍满镐京。

祸生于所爱,损积于多盈。

致令千载后,殷鉴难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孔祥淑的《读史(其二)》以骊山烽火开篇,寓意历史上的繁华与衰败。"一片骊山火,良由百媚生",形象地描绘了骊山的奢华景象,暗指秦始皇的骄奢淫逸,导致了后来的灭亡。接着,诗人提到"艰难祖宗业,累洽启昌明",强调了先辈们创业的艰辛和后续王朝的繁荣。

"牝鸡鸣旭旦,禾黍满镐京",运用典故,借母鸡报晓和丰年景象,寓意朝代更替,国泰民安。然而,"祸生于所爱,损积于多盈",诗人警示过度的宠爱和盈满可能导致灾祸,这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最后,"致令千载后,殷鉴难为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认为这些历史事件即使过去了千年,仍应作为后人的深刻教训,难以忘怀。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理解和警醒。

收录诗词(28)

孔祥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其三)

淖齿乱齐国,君走不知处。

端赖王孙贾,讨贼声威著。

袒右驱市人,难其在急遽。

藉无倚阊训,何能起衣去。

虽非纯臣节,罪得就斧锯。

大义伸慈母,全国有令誉。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读史(其四)

晏安岂可怀,先贤譬酖毒。

况在世禄子,怙侈恣所欲。

朝日而夕月,孜孜惟不足。

劳心与劳力,贵贱各有属。

所以文伯母,勤事自检束。

教子多义方,不才由土沃。

岂独鲁邦瞻,永作保家箓。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读史(其五)

法律为诗书,周召尽刑馀。

汉兴承秦弊,罗织不遑居。

邈哉隽子母,好生复太初。

闻狱多平反,言笑始自如。

秋肃布春阳,讼理永终誉。

执地尽若此,囹圄庆空虚。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读史(其六)

大孝通神明,甘泉涌其舍。

当姑未谅时,姜诗难宽赦。

溯流汲江水,轩然风涛作。

鸡鸣空往还,姑渴愁难破。

夜纺市珍羞,下堂犹参佐。

使无邻母对,翻益贤妇过。

至诚感姑心,仪型远迩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