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刘长孺婿上书北还

投荒去国身何寄,乱世还家意亦欢。

秋尽秋来人独记,天南天北泪重看。

归心马首燕云立,壮志龙文粤水寒。

头白有人惭献纳,溪边聊为伴鱼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喜刘长孺婿上书北还》由明代诗人王琅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与回归的喜悦交织的情绪。

首联“投荒去国身何寄,乱世还家意亦欢”,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描绘了主人公在动荡岁月中离乡背井的孤独与无助,与如今得以返回家园的喜悦之情形成鲜明对照。这里的“投荒”与“去国”形象地表现了远离家乡的艰难与痛苦,“身何寄”则表达了在外漂泊时内心的无依无靠感。而“乱世还家”则突出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回到故乡的难得与珍贵,尽管“意亦欢”中仍隐含着对过往岁月的哀伤与无奈。

颔联“秋尽秋来人独记,天南天北泪重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秋天的更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而“人独记”则强调了主人公在孤独中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特别是“天南天北泪重看”一句,将空间的广阔与情感的深沉结合在一起,通过“泪”的反复出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悲痛与不舍。

颈联“归心马首燕云立,壮志龙文粤水寒”,转而描绘主人公回归故土的坚定决心与内心的热情。在这里,“归心”直接表达了主人公渴望回家的强烈愿望,“马首燕云立”则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主人公策马疾驰、直奔故土的情景,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同时,“壮志龙文粤水寒”则通过比喻的手法,既赞美了主人公的雄心壮志,又暗示了回归之路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尾联“头白有人惭献纳,溪边聊为伴鱼竿”,则以一种平静而略带感慨的语气收束全诗。这里“头白”不仅指主人公年事已高,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有人惭献纳”可能是指主人公对自己未能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而感到遗憾,而“溪边聊为伴鱼竿”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表达了主人公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复杂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回归与思念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一幅充满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的画面,让人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与力量。

收录诗词(19)

王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琅,约为明崇祯间诸生。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徵召不赴。后礼函是于雷峰,法名今叶。著有《蛙雨楼稿》、《野樗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 字:澹子
  • 号:开五居士
  • 籍贯:番禺

相关古诗词

秦宫

大药难归海上船,沙丘龙寝已长年。

如今岛里藏元屑,留得君王几度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魏宫

邺里春深不耐看,袜罗尘暗落花冠。

陈王早向江头赋,解佩应无到五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陈宫

结绮临春夜夜明,望仙长使挟倾城。

歌残璧月听环佩,不必投签入梦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唐宫

人到虚无缥缈难,信知天上远人间。

渔阳日暮催鼙鼓,谁上蓬莱海上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