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五兄南华二兄

繁云兼家思,弥望连济北。

日暮微雨中,州城带秋色。

萧条主人静,落叶飞不息。

乡梦寒更频,虫声夜相逼。

二贤纵横器,久滞徒劳职。

笑语和风骚,雍容事文墨。

吾兄即时彦,前路良未测。

秋水百丈清,寒松一枝直。

此心欲引托,谁为生羽翼。

且复顿归鞍,杯中雪胸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浓密的云彩唤起我对家乡的思念,远远望去,连绵至济北的景色。
傍晚时分,细雨蒙蒙,州城笼罩在秋意之中。
主人的居所显得冷清,落叶纷飞不停歇。
夜晚寒意加重,乡梦频繁被虫鸣惊扰。
两位贤才如同纵横之器,长久滞留于此,职务却无进展。
他们的谈笑风生与文采飞扬,从容应对诗书之事。
我的兄长是当世才俊,前途难以预料。
秋水清澈百丈,一株寒松挺立其中。
我内心渴望寄托,但无人能助我展翅飞翔。
暂且停下归程,借酒浇愁,以抒胸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家思和对亲人的关心。开篇“繁云兼家思”即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而“弥望连济北”则是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思念之情随着目光一起延伸至遥远的地方。

“日暮微雨中,州城带秋色。”这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典型的秋天黄昏时分的景象。微雨给城市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而这份秋意似乎也感染了诗人的心绪,使得他的情感变得更加复杂和深沉。

“萧条主人静,落叶飞不息。”在这样的环境中,主人公显得格外宁静,仿佛与周围的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而不断飘落的树叶则增加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让人感到秋意的深重。

“乡梦寒更频,虫声夜相逼。”诗人的乡愁在这样的夜晚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虫鸣的声音似乎也在夜的寂静中拉近了与现实世界的距离,使得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更加迫切。

“二贤纵横器,久滞徒劳职。”这里可能是在描写诗人对某些人的仰慕和赞赏,而这些人也许在文学或者书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但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价值,正如诗人自己一样,陷入了长期的困顿之中。

“笑语和风骚,雍容事文墨。”这一句则是对这些人的才华和风度的一种肯定。他们即便在困境中,也保持着从容不迫的态度,就像风能吹拂过花枝,使其摇曳生姿一样。

“吾兄即时彦,前路良未测。”诗人提到自己的兄弟,或许是指代某位文学同行或知己,这些人在当下被视为时代之俊,而他们的未来道路却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秋水百丈清,寒松一枝直。”这一句通过对秋天清澈河水和挺拔松枝的描写,再次强调了季节感,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于坚守品格和追求理想的执着。

“此心欲引托,谁为生羽翼。”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想要飞翔的愿望,却又感到无力,只能在现实中寻找能够支持他的人或事物,以便获得力量,让自己的精神得以解脱,像鸟儿长出翅膀一般。

“且复顿归鞍,杯中雪胸臆。”诗人最后选择了暂时放下心中的烦恼,将思绪重新系回现实生活中。杯中之酒如同积雪一般清冽纯净,这也许是他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到的那份稍纵即逝的慰藉。

整首诗以深秋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归沛县道中晚泊留侯城

访古此城下,子房安在哉?

白云去不反,危堞空崔嵬。

伊昔楚汉时,颇闻经济才。

运筹风尘下,能使天地开。

蔓草日已积,长松日已摧。

功名满青史,祠庙唯苍苔。

百里暮程远,孤舟川上回。

进帆东风便,转岸前山来。

楚水澹相引,沙鸥闲不猜。

扣舷从此去,延首仍裴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石梁湖有寄

故人千里道,沧波一年别。

夜上明月楼,相思楚天阔。

潇潇清秋暮,袅袅凉风发。

湖色淡不流,沙鸥远还灭。

烟波日已远,音问日已绝。

岁晏空含情,江皋绿芳歇。

形式: 古风

龙门八咏.下山

谁识往来意,孤云长自闲。

风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

木落众峰出,龙宫苍翠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龙门八咏.水东渡

山叶傍崖赤,千峰秋色多。

夜泉发清响,寒渚生微波。

稍见沙上月,归人争渡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