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福清公归里二首(其二)

鹗立朝端领搢绅,飘萧鬓发见风神。

契丹使亦知元老,回纥占应见大人。

代许孤忠留一柱,帝思耆德抚三辰。

吴门咫尺邻阊阖,珍重东山五亩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高德劭的福清公归隐故里的场景。首句“鹗立朝端领搢绅”以鹗鸟喻人,形象地展现了福清公在朝堂上的威严与领导力,同时“领搢绅”也暗示了其在官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接着,“飘萧鬓发见风神”一句通过描写福清公的外貌特征,展现了他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的形象。

“契丹使亦知元老,回纥占应见大人”两句,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表明福清公不仅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连外邦使者也知道他的身份和地位,体现了其国际影响力。接下来,“代许孤忠留一柱,帝思耆德抚三辰”则进一步赞扬了福清公的忠诚与品德,以及皇帝对其年高德劭的敬重之情。

最后,“吴门咫尺邻阊阖,珍重东山五亩身”两句,以吴门(苏州)与天子之居(阊阖)的距离之近,表达了福清公虽远离朝堂,但心系国家的情怀,同时也描绘了他归隐后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福清公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戊辰七月应召赴阙车中言怀二首(其一)

三年严谴望修门,随例趋朝又北辕。

圣代故应无弃物,孤臣犹有未招魂。

夕阳亭下人还过,端礼门前石尚蹲。

重向西风挥老泪,馀生何以答殊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戊辰七月应召赴阙车中言怀二首(其二)

寥廓高天一冥鸿,肯随乌鸟问雌雄!

纷纷岂止容卿辈,碌碌何须笑乃公。

赤汗马应空冀北,白头豕自愧辽东。

郊原无限停车思,落日披襟得远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临城驿壁见方侍御孩未题诗

驿吏逢迎旧赭衣,生还今日是耶非?

纶竿喜值金鸡放,华表真同白鹤归。

抱蔓摘瓜馀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

循墙叹息看题句,淅淅秋风起夕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三首(其一)

宫廷初散鼠孤群,殷殷成雷又聚蚊。

卷舌光芒仍炫耀,台阶气象向氤氲。

伤心诏狱生春草,回首觚棱隔暮云。

明主定无钩党禁,文华休拟作同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