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王昭君

非君惜鸾殿,非妾妒蛾眉。

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

嫁来胡地恶,不并汉宫时。

心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翻译

并非你舍不得华丽宫殿,也不是我嫉妒美人的容颜。
我的不幸源自傲慢的侵略者,画家的无情感使我陷入困境。
嫁到这胡地环境恶劣,与汉宫的繁华岁月不可同日而语。
内心痛苦又无所依靠,怎能承受离别时的悲伤上马远去。

注释

非君:不是因为你的原因。
惜:怜惜。
鸾殿:华丽的宫殿。
非妾:不是因为我。
妒:嫉妒。
蛾眉:美女的眉毛,代指美人。
薄命:不幸的命运。
骄虏:傲慢的侵略者。
无情:没有感情。
画师:这里比喻命运或生活。
嫁来:出嫁来到。
胡地:指异族或边疆地区。
恶:恶劣。
不并:无法相比。
汉宫:汉朝的皇宫,代表过去的美好时光。
心苦:内心痛苦。
无聊赖:无所依靠,感到无聊。
何堪:怎能忍受。
上马辞:骑马上路告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沈佺期创作的《相和歌辞·王昭君》,通过描绘历史上著名美女王昭君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她命运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首句“非君惜鸾殿,非妾妒蛾眉”中的“鸾殿”指的是皇宫,而“蛾眉”则是形容女子细长的眉毛。这里诗人借王昭君之口表达了一种无奈,即她并非有意珍惜自己所处的高贵环境,也不因自己的美貌而嫉妒。

接着,“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中“薄命”指的是生命短暂或命运多舛,“骄虏”则是自满、骄傲之意,暗示王昭君因为她的美貌而被迫远嫁异国。同时,她的美貌如同无情的画师,只能让人赞叹,却无法改变她悲惨的命运。

“嫁来胡地恶,不并汉宫时”则是王昭君对自己远嫁到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胡地)的不满和悲哀,以及对不能与汉族宫廷生活相伴的无奈。这里,“不并汉宫时”可能指她对于失去中原文化环境的遗憾。

最后两句“心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表达了王昭君内心的痛苦和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生活的不舍。她要随征战的丈夫出征,这种无奈的别离让她感到心如刀割,难以承受。

整首诗通过王昭君的口吻,展现了一种历史命运与个人情感的悲剧性交织,既有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婉,也有对于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无力感。

收录诗词(154)

沈佺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字:云卿
  •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 生卒年:约656 — 约715

相关古诗词

相和歌辞.铜雀妓

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台。

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

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

恩共漳河水,东流无重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览镜

霏霏日摇蕙,骚骚风洒莲。

时芳固相夺,俗态岂恒坚。

恍忽夜川里,蹉跎朝镜前。

红颜与壮志,太息此流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陆侍御馀庆北使

古人贵将命,之子出輶轩。

受委当不辱,随时敢赠言。

朔途际辽海,春思绕轘辕。

安得回白日,留欢尽绿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金榜扶丹掖,银河属紫阍。

那堪将凤女,还以嫁乌孙。

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

西戎非我匹,明主至公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