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雨衣风冷渐匀,更凭青女事精神。

来时将得几多雁,到处愁他无限人。

能被绿杨深懊恼,谩偎黄菊送殷勤。

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在风雨中行走衣衫渐渐湿透,还要依靠青女施展她的神力。
她来时带走了多少大雁,让每个地方的人都因离别而忧愁。
她使绿杨深深哀怨,又尽力向黄菊表达深情。
邹家无需专门调整音律,万物的繁荣凋零终究会自行平衡。

注释

傍雨:在风雨中。
衣风冷:衣衫被风吹得寒冷。
渐匀:逐渐均匀地分布。
青女:古代神话中的霜雪女神。
将得:带走。
几多雁:多少大雁。
愁他:让他们感到忧愁。
无限人:无数的人。
绿杨:绿色的柳树。
懊恼:哀怨。
黄菊:黄色的菊花。
送殷勤:深情地表达。
邹家:古代对音乐家邹衍的尊称。
偏吹律:专门调整音律。
荣枯:繁荣和凋零。
自均:自然平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景象与心境。开篇“傍雨衣风冷渐匀”表达了季节转换时那份凉意渐浓,穿上单薄的衣服也难以抵御秋风的侵袭。紧接着,“更凭青女事精神”则是说诗人依靠着窗棂(青女),心中却装着别样的精神,或许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是旧友。

“来时将得几多雁”一句,通过问自己何时能见到归来的大雁,暗示了对远人的思念。接下来的“到处愁他无限人”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尽忧伤,因为每一个地方都让他想起那位不在身边的人。

“能被绿杨深懊恼”这一句,通过树木的摇曳来形容自己的忧愁之情,如同被绿意盎然的杨柳所包围,内心充满了烦躁与不安。紧接着,“谩偎黄菊送殷勤”则是诗人将自己对远人的思念比喻为送给那个人黄色的菊花,表达了一份浓郁而深沉的情感。

最后两句“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通过音乐的比喻,说明了无论是繁华还是衰败,都有其自然的规律,不必强求一致。这里的“邹家”可能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而“不用偏吹律”则是说他的音乐不需要刻意追求某种特定的旋律,因为他相信任何事物最终都会达到一种平衡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远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94)

李山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寒食二首(其一)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寒食二首(其二)

风烟放荡花披猖,鞦韆女儿飞短墙。

绣袍驰马拾遗翠,锦袖斗鸡喧广场。

天地气和融霁色,池台日暖烧春光。

自怜尘土无他事,空脱荷衣泥醉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遣怀

长松埋涧底,郁郁未出原。

孤云飞陇首,高洁不可攀。

古道贵拙直,时事不足言。

莫饮盗泉水,无为天下先。

智者与愚者,尽归北邙山。

唯有东流水,年光不暂闲。

形式: 古风

七夕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綵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