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侍郎挽词(其二)

野水鹤犹回,旧山云不归。

不归将奈何,但恐云无依。

公是吴中老,吴人爱公好。

公好不来归,泪湿江边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韦侍郎的深切怀念之情。首句“野水鹤犹回,旧山云不归”,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鹤能飞回故地,而云却无法回归,隐喻韦侍郎虽已离去,但人们对其的思念如同鹤之恋水,云之思山,永无止息。接着,“不归将奈何,但恐云无依”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韦侍郎离去的无奈与担忧,担心他的灵魂无所依托,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忧虑。

后两句“公是吴中老,吴人爱公好”,赞美韦侍郎在吴中为官多年,深受百姓喜爱,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政绩。然而,“公好不来归,泪湿江边草”则揭示了韦侍郎的离世给吴中人民带来的巨大悲痛,他们的眼泪如江边的青草般湿润,生动地描绘出哀悼之情的深厚与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同时也歌颂了韦侍郎的高尚品德和政绩,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挽诗佳作。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林殿院挽词

吁嗟人兮,而有斯人。以义为质兮,以刚守身。

内明白而外昭哲兮,气貌甚真。

动则不苟兮,可使之为国,可使之为民。

使之为国兮取义舍生,使之论事兮倾出赤心。

世方好柔兮我方刚,彼为辕下驹兮我方鹰扬。

彼作威之臣人莫敢当,我方藐视兮直攻其强。

彼作福之臣兮烹煎牛羊罗列酒浆,我方折其匕箸兮覆杯而不尝。

以甘易苦兮自以为常,以退为进兮如寝诸床。

所往所居,不察刀笔者害兮簿书有蔽。

隐必露兮伏必发,照奸胆兮破奸穴。

小奸积忿兮五脏欲裂,大奸睚眦兮其眦有血,口且欲吞兮齿且欲啮。

何诬之不诬何说,哆兮侈兮三寸之舌。

颜渊偷饭,曾参斗杀。

慈母投杼兮其谁不信,所赖公明兮得无悔吝。

夫何不幸兮人之云亡,谁司有命兮付与之不长。

揭丹旐兮归晋疆,望江湖兮归故乡。

太行山上秋风起,度浮梁兮盟津水。

符离东畔更凄凉,山阳犹有旧吟窗。

吴人俱望扬子江,素车白马迎道旁。

故人亦有孤与孀,更忧今岁寒无裳。

洞庭橘柚正青黄,鲈鱼鲙美莼羹香。

且缓哀铃送酒觞,一辞白日掩玄堂。

玄堂一掩难开扃,夜复夜兮何时停。

负高才兮成郁郁,揭高义兮徒冥冥。

一心在兮湖水清,万事空兮山月明。

悲恸处,是松陵,云惨兮,鸟哀鸣。

念骨肉兮摧心形,须鬓班兮涕纵横。

形式: 古风

宁倅挽词(其一)

人生如逆旅,来去何容易。

对面正谈笑,转头成梦寐。

伤哉手上书,已矣胸中事。

义不复驾骥,洒尽辞家泪。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宁倅挽词(其二)

记得高山否,淮东非所归。

谁迎玄冕去,自趁白云飞。

泣尽孤儿血,空遗旧日衣。

容州公莫去,此地故人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宁倅挽词(其三)

平生富情义,至死不寐悔。

更无桃花米,惟有银鱼佩。

一家将奈何,九子尚无配。

魂兮且勿忧,幸有山公在。

形式: 古风 押[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