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韩邦奇的《风入松·客春》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面。开篇“画楼帘捲篆烟微”,以轻烟缭绕的画楼为背景,暗示了诗人身处繁华而寂寥的环境。接着,“暖雨霏霏”渲染出春雨绵绵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云山极目家千里”,表达了他对家乡遥远的眺望和归期无定的惆怅。
“天涯何日归期”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而“寂寞庾愁似海,飘萧潘鬓成丝”则通过比喻,将自己的愁绪比作汪洋大海,感叹岁月流逝,华发早生,流露出深深的哀愁。最后,“莺儿压折海棠枝。飞上蔷薇”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寓言时光匆匆,连莺儿都催促着花朵凋零,暗示春光易逝。
“深红浅绿应无数,逐东风、满院芬菲”描绘了繁花盛开的场景,然而“最是惜花心切,只忧花落春归”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春光消逝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