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毗陵诸公

久作涔阳令,丹墀忽再还。

凄凉辞泽国,离乱到乡山。

北固滩声满,南徐草色闲。

知心从此别,相忆鬓毛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长久以来担任涔阳令,如今忽然返回朝廷
离开繁华的水乡,身处战乱归乡之路
北固滩边涛声依旧,南徐草木显得悠闲
深知此别后难以再见,回忆中两鬓已斑白

注释

久作:长期担任。
涔阳令:古代官职,涔阳县令。
丹墀:皇宫中的红色台阶,代指朝廷。
忽再还:突然再次回到。
凄凉:悲凉。
辞泽国:告别水乡泽国。
离乱:战乱。
乡山:故乡的山。
北固滩声:北固山的江涛声。
南徐:古地名,今江苏镇江一带。
草色闲:草木悠然自得。
知心:知己。
从此别:从此分别。
相忆:相互怀念。
鬓毛斑:两鬓斑白,形容年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名为《留别毗陵诸公》。从内容来看,诗人在述说自己长期担任涔阳县令后重新返回故乡的情景。全诗充满了对即将离去的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渴望。

"久作涔阳令,丹墀忽再还" 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在外为官,最后回到家乡的喜悦心情。"凄凉辞泽国,离乱到乡山" 描述了告别时的凄凉氛围和内心的不舍。

"北固滩声满,南徐草色闲"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其中“北固滩”与“南徐草”构成鲜明对比,寓意诗人希望朋友们在各自的地方安然无忧。

最后两句 "知心从此别,相忆鬓毛斑" 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离别后彼此的思念之深。其中“鬓毛斑”形象地描绘出白发如霜,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谊深厚而持久的珍视。

收录诗词(126)

李嘉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俱不可考。授秘书正字

  • 字:从一
  • 籍贯:赵州(今河北省赵县)
  • 生卒年:748

相关古诗词

常州韦郎中汎舟见饯

主人冯轼贵,送客汎舟稀。

逼岸随芳草,回桡背落晖。

映花双节驻,临水伯劳飞。

醉与群公狎,春塘露冕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晚发江宁道中呈严维

惆怅遥江路,萧条落日过。

蝉鸣独树急,鸦向古城多。

转曲随青嶂,因高见白波。

潘生秋径草,严子意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

征战初休草又衰,咸阳晚眺泪堪垂。

去路全无千里客,秋田不见五陵儿。

秦家故事随流水,汉代高坟对石碑。

回首青山独不语,羡君谈笑万年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晚春送吉校书归楚州

诗人饶楚思,淮上及春归。

旧浦菱花发,闲门柳絮飞。

高名乡曲重,少事道流稀。

定向渔家醉,残阳卧钓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