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骨肉俱如故,音容尔竟沈。
可怜一抔土,遂隔九原深。
执手难凭梦,何言可寄心。
亦知年向老,犹自泪难禁。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罗洪先在大墓山悼念亡弟时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
首联“骨肉俱如故,音容尔竟沈”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亡弟的怀念之情。骨肉亲人虽依旧在,但弟弟的声音面容却已永远消失,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与哀痛。
颔联“可怜一抔土,遂隔九原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一抔土象征着弟弟的安息之地,而“九原”则代表了阴阳两界的分隔,暗示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不可逾越的距离,以及由此带来的深深哀伤和无奈。
颈联“执手难凭梦,何言可寄心”表达了诗人无法与亡弟相见的痛苦。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握住亡弟的手,更不用说用言语来寄托心中的思念。这句诗将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尾联“亦知年向老,犹自泪难禁”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并未减轻诗人的哀思。尽管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会逐渐变老,但泪水却难以控制地流淌,表现了诗人对亡弟深切的怀念和无法释怀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弟的哀悼之情,以及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痛苦。
不详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去路知何处,频惊讳日临。
谁堪七年病,犹系九京心。
过雁书难到,寒塘草自深。
秋风正萧瑟,更奈候虫吟。
江水敛寒色,一雁下汀洲。
正此九日节,忽来千里秋。
无心问书帛,几日到衡州。
为报山灵道,风高云易收。
绝地敞龙宫,千峰拥祝融。
烟云遥泛海,楼阁尽悬空。
槛俯湘中树,窗来天际鸿。
不须谈弃屣,双舄正乘风。
云路转高寒,秋空入大观。
石从云汉取,树傍白榆看。
忘语天休问,斋心露可餐。
不因游象外,那解出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