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学可馀乐斋

爰居不识钟鼓响,孔翠赤霄羞饲养。

荥阳千载不羁人,厥后云礽亦清爽。

烛溪流水清可斟,乌戎山高足瞻仰。

羡君筑室山水间,馀乐名斋信奇赏。

斋前花药恒芬敷,屋上乔松翠相向。

黄金未散书满堂,白酒要宾不须酿。

不缘独冷固栖迟,山水情深起遐想。

人言贫贱乐有馀,问君此乐为何如。

贫而无乐岂我辈,富不好礼尤庸奴。

贫而有乐富好礼,此是人间真丈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岑安卿的《题郑学可馀乐斋》描绘了一幅文人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爰居不识钟鼓响”,表达了主人公远离尘嚣,安居山林的宁静生活。接下来,“孔翠赤霄羞饲养”暗示了主人对世俗繁华的不屑,更愿意与自然为伴。

“荥阳千载不羁人”赞美了郑学可的超脱不羁,他的后代也承袭了这种清雅之风。“烛溪流水清可斟,乌戎山高足瞻仰”描绘了周围的山水之美,令人向往。诗人羡慕他能在山水之间筑屋,享受“馀乐名斋”的闲适生活。

“斋前花药恒芬敷,屋上乔松翠相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和主人的品味。接着,诗人称赞主人虽贫而好学,以读书为乐,且热情待客,无需刻意酿酒。“不缘独冷固栖迟,山水情深起遐想”表达了对这种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生活的深深敬佩。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贫贱与富贵的生活态度,指出真正的快乐在于贫而有道,富而好礼,这是“人间真丈夫”的品格。整首诗赞美了郑学可的高尚情操和理想生活,同时也寓含了对贫贱乐道的人生态度的推崇。

收录诗词(174)

岑安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所居近栲栳峰,余姚上林乡(今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与匡堰镇一带)人。志行高洁,穷阨以终,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寄托深远,脍炙人口。著有《栲栳山人集》三卷,《四库总目》评其诗戛戛孤往,如其为人

  • 字:静能
  • 籍贯:故自号栲栳山
  • 生卒年:1286~1355

相关古诗词

元日有感率成口号示季渊侄辈效储光羲体

世家三山踰百年,读书作官还种田。

支分派别五十灶,昔日一家同屋眠。

迩来本大枝叶繁,荣枯异体理则然。

自家有酒自家吃,有馀尽可宾客延。

自家无钱自家守,慎勿仿效生冤愆。

我今新正六十四,发白面黑心未死。

寡交颇觉乡党疏,嫉恶何妨宗族忌。

此心但愿子孙贤,诗礼家声勿令坠。

种田有饭蚕有衣,读书作友天下知。

纷纷衣锦食肉人,马上相逢知是谁。

形式: 古风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一)章华台

周纲陵夷九鼎轻,玉帛交错朝蛮荆。

熊虔北睨志未已,积材垒土搀青冥。

姬姜丽质郑卫音,台中燕乐森如林。

汾沮远略肘腋变,乾溪一散愁人心。

荒山饥走归无所,睡酣又失涓人股。

棘闱深闭魂魄飞,申亥负尸埋浅土。

章华台上空子规,啼杀游魂终不归。

形式: 古风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二)姑苏台

吴王筑土山为址,俯视水云三百里。

台中歌舞萃华丽,金碧巑岏眩珠翠。

江花泛泛浮鸱夷,会稽思霸甘卑辞。

千金不买西子笑,一舫竟逐陶朱归。

丹砌草深麋鹿卧,凄凄棘露沾人衣。

阖庐丘墓虎为卫,至今钟磬闻馀悲。

游人不悟国倾亡,松间援笔题真娘。

形式: 古风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三)朝阳台

巫峰十二青参差,石形俨现仙娥姿。

苍藤翠木怯凄冷,精诚夜感襄王思。

仙衣缥缈仙裙湿,云影飘飖雨声急。

阳台朝暮不胜情,高唐想像愁无极。

梦中奇遇事杳冥,公子雕辞亦胸臆。

荒凉古庙屹江干,台空不见行云迹。

游人怅望尚徘徊,古碑寂寂荒莓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