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三叠题德邻家所藏画三首(其二)

江南八月秋风高,裂云直上声怒号。

小声白昼走沙石,大声入海翻鲸涛。

夜半吹折长松树,众鸟巢倾无宿处。

豺虎啖人如蜜甜,何处桃源是归路。

呜呼二叠兮秋夜深,干戈满地愁人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秋风三叠题德邻家所藏画三首(其二)》描绘了江南八月秋风的威力与凄凉景象。首句“江南八月秋风高”,点明了季节和地点,秋风已至,气候高爽。接下来的“裂云直上声怒号”形象地刻画出风力之大,仿佛撕裂了云层,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

“小声白昼走沙石,大声入海翻鲸涛”两句进一步描绘风的动态,即使在白天,微风吹过也能卷起沙石,而狂风则能掀起巨浪,如同鲸鱼翻腾的海洋。夜晚,“夜半吹折长松树,众鸟巢倾无宿处”,风势更甚,连坚韧的长松都难以抵挡,鸟儿们的巢穴也被吹得摇摇欲坠,无处栖身。

最后两句“豺虎啖人如蜜甜,何处桃源是归路”,以比喻的手法,将风比作猛兽,暗示风带来的灾难,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无助,渴望寻找避风的桃源之地,却不知何去何从。结尾“呜呼二叠兮秋夜深,干戈满地愁人心”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乱频仍、人心惶惶的忧虑,秋夜的深沉与现实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悲凉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秋风的无情与世事的艰难,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收录诗词(483)

李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风三叠题德邻家所藏画三首(其三)

江南九月秋风落,杀气如云暗城郭。

浓霜凄凄日色薄,玉叠鼓寒声不作。

绿草夜奏兰台宫,问天乞借襄王雄。

前驱蜚廉后丰隆,一洗狐兔无留踪。

呜呼三叠兮秋夜肃,变作南风五弦曲。

形式: 古风

夜望

阶除萤火乱纵横,独立虚无见紫清。

北斗三更昏夜色,南风五月变秋声。

思归不但如王粲,恸哭真应似贾生。

天上银河千尺水,几时能洗永休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方岩喜雨

触热区区到上方,疏帘小簟梦秋光。

片云忽作千峰暗,一雨能为五月凉。

从此洗兵无战伐,况今多稼免逃亡。

天涯野客虽寥落,吟罢新诗喜欲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庚子春三月梦与梁生建中回故居

春宵苦梦短,合眼在故乡。

今宵复何为,历历所见详。

天风吹我巾,明月照我裳。

手持绿玉筇,衿佩同翱翔。

路从北郭门,径诣先茔傍。

五年缺洒扫,青草如人长。

不忍遽去之,徘徊流涕滂。

迂行羊角埂,载出甘泉坊。

河西与河东,人烟眇相望。

屋庐间新旧,田园半榛荒。

故友四五人,相逢诉衷肠。

剪韭焚枯鱼,款坐陈酒觞。

喜极仍自疑,兵戈正纷攘。

人生无羽翮,何以逾津梁。

齧指验所经,恐为覆蕉隍。

鸡鸣声喈喈,惆怅身在床。

山川限吴越,依旧天一方。

辗转久不寐,郁纡祗自伤。

披衣起待旦,聊以成短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