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迁居至山野间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隐逸之趣。首句“残生天与慰途穷”表达了诗人虽年老体衰但仍能得天地之助,找到心灵慰藉的心境。接着,“是处云霞媚此翁”一句以云霞的美丽衬托出诗人的高雅情操。诗人不仅在选址上独具慧眼,选在青山环绕之中,还继续将家园安置于翠绿的山林深处,体现出对自然环境的深深喜爱。
“映门杨柳萋迷绿,掩户桃花合匝红”两句,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门前的杨柳绿意盎然,桃花则在门内绽放,色彩鲜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样的环境不仅美化了居住之所,也给诗人带来了心灵上的愉悦和平静。
最后,“但放秦人鸡犬去,也应识路似新丰”两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生活的愿望。这里的“秦人鸡犬”和“新丰”都是古代避世隐居的象征,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的理想生活状态——如同古代隐士一般,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迁居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