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咏兰》由明末清初诗人张穆所作,以兰花为题,描绘了兰花在轻风中的姿态与香气,以及诗人对兰花的深深感慨。
首句“轻风吹广袖”,形象地描绘了兰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如同女子穿着宽大的衣袖,在风中翩翩起舞,展现出一种优雅与柔美的气质。
“兰气乍清飏”则点出了兰花独有的香气,这股香气在清风中飘散开来,清新而淡雅,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人感到宁静与舒适。
接着,“自作闻秋味,何言大国香”,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赞美了兰花在秋天的独特韵味,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兰花的香气超越了国界,成为了普世之香,表达了诗人对兰花高洁品质的敬仰和赞美。
“咏歌行且止,结佩意空长”,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虽然想要吟咏赞美兰花,但又觉得言语难以完全表达出兰花的美与香,因此“行且止”,表现出一种无奈与遗憾。同时,“结佩意空长”则暗示了诗人希望与兰花结伴同行的愿望,但这种愿望似乎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中,无法实现。
最后,“惆怅怀公子,青鸾为远将”,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情。这里的“公子”可能指的是诗人理想中的伴侣或知音,而“青鸾”则是传说中的神鸟,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使者或远方的信使。诗人通过“青鸾为远将”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情绪。
综上所述,《咏兰》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兰花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