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偶成六首(其六)

潇潇寒雨满江楼,底事无端生百忧。

铁砚磨穿灯火夜,貂裘敝尽风霜秋。

五更空自听鸡舞,四海有谁持犗钩。

可羡当时张许辈,蒲萄宫里烂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冷雨潇潇,打湿了江边的高楼,为何无缘无故心中充满忧虑。
在寒冷的夜晚,我研磨铁砚直到灯火阑珊,穿着破旧貂皮衣度过风霜秋日。
黎明时分,独自聆听公鸡报晓,世间又有谁能像我这样坚守?
多么羡慕那时的张许等人,在华丽的宫殿中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如吃着美味的羊肉。

注释

潇潇:形容雨声或风声凄凉。
底事:何事,为什么。
铁砚:硬石制成的砚台,常用于研磨墨汁。
貂裘:用貂皮制成的贵重衣服。
五更:古代一夜分为五个时辰,五更是清晨。
持犗钩:持犗(jiàn)钩,指坚守职责或理想。
蒲萄宫:虚构的宫殿,比喻豪华宫廷。
烂羊头:比喻美酒或美食,这里暗指奢华生活。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秋夜偶成六首(其六)》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处,面对潇潇寒雨和江楼景色,内心充满忧虑。"潇潇寒雨满江楼",以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底事无端生百忧",直接表达了诗人无由而来的诸多烦恼。

接下来的两句"铁砚磨穿灯火夜,貂裘敝尽风霜秋",通过写实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勤奋苦读和坚韧不拔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出生活的艰辛。"五更空自听鸡舞",形象地写出诗人彻夜未眠,直至五更时分仍独自聆听鸡鸣,暗示了他孤独的夜晚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四海有谁持犗钩,可羡当时张许辈,蒲萄宫里烂羊头",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困境,无人理解或援助,羡慕那些如张许等人能在宫廷中过上奢华的生活,哪怕只是想象中的葡萄宫里的闲适生活,也显得格外诱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展示了诗人坚韧的个性,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燕山旅舍偶成寄林致和

花漏无声海月阴,小窗灯火夜沈沈。

出师表动英雄志,征伐书移慷慨心。

边塞雪深迷小草,关河秋老见乔林。

不须更论江南事,击剑长歌且漫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秋晚即事

十年湖海挟飞仙,今日凭高思窅然。

关北又添三尺雪,江南别是一般天。

紫髯老将悬清梦,白面儿郎减少年。

说与南阳诸葛道,草庐虽好莫贪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种茄

种植便生地,还宜去草莱。

所期羞膳具,毋吝日滋培。

雨露恩时及,风霜气莫摧。

且令根本固,看尔实恢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人北上

早买北关门外船,载书应上九重天。

风云步武君可羡,世事乖违吾独怜。

黄阁大官归厚禄,红楼美酒不多钱。

逢人可话江南景,春水流花满石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