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野

夏至无与适,驱马出东城。

渐去市井喧,稍增耳目明。

风劲山瘦高,露寒水澄清。

造景不及言,畅然得此生。

姓名谢朝隐,出处与物冥。

岂伊渔樵合,鸟兽亦不惊。

待此用卒岁,优游谐我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至时节出城寻幽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句“夏至无与适,驱马出东城”点明了时间与行动,诗人选择在夏至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驾车离开喧嚣的城市,寻找心灵的宁静。接着,“渐去市井喧,稍增耳目明”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远离尘嚣后,内心逐渐清明的过程。

“风劲山瘦高,露寒水澄清”则进一步渲染了野外的自然风光,劲风中高山显得更加挺拔,露水使得水面异常清澈,这些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造景不及言,畅然得此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认为眼前的景象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却能让他感到身心的畅快与满足。

“姓名谢朝隐,出处与物冥”两句,诗人似乎在说他不再在意世俗的身份与地位,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岂伊渔樵合,鸟兽亦不惊”则表明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连鸟兽都对他没有丝毫畏惧,这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状态。

最后,“待此用卒岁,优游谐我情”表达了诗人期待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余生的愿望,希望能在自然的怀抱中悠然自得,找到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挽叶翰林

翰林气英发,博学起徒步。

初射东堂策,巳称济时具。

出入三千岁,差池千一遇。

青云得自致,白眼与俗迕。

劲节凌秋旻,玄文匿深雾。

尺璧可令毁,坚石难使铸。

董生胶西相,贾子长沙傅。

终疑希世才,良用制作误。

衔悲去修门,觖望动行路。

落落长松姿,岁晏悴霜露。

平生慕高名,邂逅隔清晤。

心许千金剑,无由挂君墓。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端居

端居亦无赖,幽赏每多违。

扁舟试独泛,鸥鸟肯相依。

日暮无所诣,兴尽复还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答黄寺丞九月二十一日出郊

闭关予非用,适野子能谋。

勿言雅俗异,卒岁共优游。

清诗状景物,秀气豁霜秋。

篇终寄一笑,因以缓心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读三国志

独夜一卷史,上寻千岁间。

咄嗟兴废更,俯仰朝市迁。

古人病无闻,愚智矜后先。

共乐无穷中,正如朝露然。

向观功名际,自以皆万年。

迩来令人悲,蚊蚋过目前。

安得谢浮俗,高举凌九天。

捐书以绝学,寄心崆峒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