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厚谊。诗中“丹旐飞飞日”指的是皇帝出行时才会有的大旗大幡,如今这些都已不再,而“初传发阆州”表明消息已经从阆州传来,意味着诗人收到了故乡的消息,这里的“消息”可能是有关亲人的不幸。
“风尘终不解,江汉忽同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和哀愁的情感。风尘指的是世间的纷争与变迁,而“终不解”说明这些都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江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两者“忽同流”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情感。
“剑动新身匣,书归故国楼”中的“剑动新身匣”可能暗指有新的仪式或正式的程序开始,“书归故国楼”则表明诗人将自己的文字和情感寄托于故乡之所,这里的“书”很可能是包含了对亲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尽哀知有处,為客恐长休”,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亲人离世的哀伤和恐惧,他害怕自己将会在异乡久留,对于亲人无法相守而感到悲痛。这里的“尽哀”是指彻底的悲伤,而“为客”则强调了诗人的漂泊无依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消息的传来,表现了诗人对于亲情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透露出一位旅人对家国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