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其二)

丹旐飞飞日,初传发阆州。

风尘终不解,江汉忽同流。

剑动新身匣,书归故国楼。

尽哀知有处,为客恐长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厚谊。诗中“丹旐飞飞日”指的是皇帝出行时才会有的大旗大幡,如今这些都已不再,而“初传发阆州”表明消息已经从阆州传来,意味着诗人收到了故乡的消息,这里的“消息”可能是有关亲人的不幸。

“风尘终不解,江汉忽同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和哀愁的情感。风尘指的是世间的纷争与变迁,而“终不解”说明这些都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江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两者“忽同流”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情感。

“剑动新身匣,书归故国楼”中的“剑动新身匣”可能暗指有新的仪式或正式的程序开始,“书归故国楼”则表明诗人将自己的文字和情感寄托于故乡之所,这里的“书”很可能是包含了对亲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尽哀知有处,為客恐长休”,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亲人离世的哀伤和恐惧,他害怕自己将会在异乡久留,对于亲人无法相守而感到悲痛。这里的“尽哀”是指彻底的悲伤,而“为客”则强调了诗人的漂泊无依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消息的传来,表现了诗人对于亲情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透露出一位旅人对家国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拨闷

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乘舟取醉非难事,下峡消愁定几巡。

长年三老遥怜汝,棙柁开头捷有神。

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放船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

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放船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

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

村荒无径入,独鸟怪人看。

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泊岳阳城下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