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寂寂闲居客至稀,静中滋味意何归。
因探易象知深旨,自喜吟高得化机。
桑露乍寒蚕欲老,草烟才暖蝶交飞。
樊川物景终南翠,遂性空思杜紫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闲适,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刻领悟。开篇“寂寂闲居客至稀,静中滋味意何归”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自在,偶尔来访的客人让他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
接下来的“因探易象知深旨,自喜吟高得化机”两句,则展示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领悟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在艺术创作上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桑露乍寒蚕欲老,草烟才暖蝶交飞”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象,桑树上的露水即将结冰,小虫类似于蚕也要准备进入冬眠状态,而草丛中升起的烟雾带着一丝温暖,蝴蝶开始在空中交织飞舞。这些细腻的观察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机的深切感知。
最后,“樊川物景终南翠,遂性空思杜紫微”两句,则是诗人将自己心中的意境与周遭山水相融合,将自己的情操寄托于这片翠绿之中,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心向高远的精神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幽居生活中的精神自足与艺术创作上的境界飞扬。
不详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天寒云彩变春辉,霢霂来如晓雾飞。
著物先饶芳草湿,盈空旋翳碧山微。
莺村树密吹应遍,鸳瓦檐高滴尚稀。
丞相追班方入贺,沙堤柳色正依依。
归来何物可消忧,县寺萧条懒强游。
酒价未偿重贳取,雪诗休厌且交酬。
兼怜春近如迎客,莫惜年残似急流。
天子承祧重文物,花时早约入皇州。
蜀国香笺似彩霞,装成近集入京华。
千篇诗好精灵器,百轴文雄侠少誇。
繁富积皇新职贡,妍明春帝晓莺花。
彤庭何处安排好,李谪仙才称草麻。
宣城相送思依依,正是红莲菡萏时。
行色迎秋清似画,别情因景化为诗。
人离湖水南边岸,蝉听槐花北向枝。
天子文明是何地,丹霄岐路莫生疑。